“经济特区”这个曾经在中国热度不减的话题,现在却成为韩国经济界讨论的热门话题。那么,韩国为何要建“经济特区”呢?韩国《经济日报》日前发表文章指出,建设经济特区是将韩国发展成为东北亚商业中心国家的重要一环。 文章援引韩国财政经济部经济政策局局长朴炳元的话说,2002年年初,韩国总统金大中发表了将韩国发展成为东北亚商业中心的基本构想。以财政经济部为首的韩政府各部门经过半年多的研究,于最近初步拟定了“东北亚商业中心国家实现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内容就是建设经济特区。 朴炳元称,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使韩国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也使韩国的出口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保持连续的大幅度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韩政府认为,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大量吸引外资,才能保持持续发展。 文章分析指出,迄今为止,韩国的制造业已基本全面开放,进一步开放的余地很小;但在服务业方面,如医疗、教育等领域,韩国的市场还相当闭塞,进一步开放的余地很大。问题是,韩国国内医疗界和教育界对该领域的开放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认为一旦开放,韩国的这两个行业将受到巨大冲击。韩政府的想法则是,这些服务行业目前由于分散零碎,竞争力的确较弱,但如果一直这样固步自封,就很难得到发展壮大,最后的结果仍将是被挤垮。鉴于这种实际情况,为了实现逐渐开放这些服务业的目标,同时又避免在现阶段对国内相关行业产生太大冲击,韩国政府决定采取建设经济特区的办法。 在谈到韩国经济特区的范围和特点时,文章说,韩国政府拟建立的经济特区主要包括两大块:一是西海岸的仁川国际机场附近地区,包括永宗岛、松岛、金浦和高阳地区;二是南海岸的釜山港和光阳港附近地区。这些地区距离进出口口岸都比较近,交通物流相对方便。韩国即将建立的“经济特区”有以下主要特点:首先,要开放教育和医疗等服务行业。允许外国大学在经济特区内设立分校,一方面为韩国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同时也吸引外国留学生,以期形成新的产业;允许外国法人在特区内设立外国人专用的医院和药店。其次,扩大对特区内外国企业和外国职员的税收优惠。对中等规模的外国投资给予与大规模投资一样的税收优惠,并将外国职员的所得税税率降低到与新加坡差不多的水平。另外,特区内的金融环境更加宽松,外汇制度实现自由化,允许主要的外国货币在特区内自由使用。为给外国投资者消除不便,还将加强特区内的外语服务,开放广播电视领域。 韩政府建设特区的目的就是要使经济特区成为外国人愿意来、喜欢住并希望在此发展的地方。据韩国财政经济部的计划,有关实现东北亚商业中心国家的方案将在今年底正式确定,而有关“经济特区”的法律则将在今年秋季的国会上审议通过。 在谈及有关专家对建设经济特区的看法时,文章说,韩国大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建立经济特区是为韩国经济注入发展动力的好办法。韩国在建设经济特区吸引外国投资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一是韩国位于东北亚的中间位置,具有地理上的优势;二是韩国的通信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也有专家认为韩国的劳资纠纷以及国民对于服务业开放的反对态度将对特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更有人担心,在中国正走向全面开放以及非特区化的时候,韩国却大举兴建经济特区,这会否引起外国人的反感?因此有人建议,为了与中国的经济特区进行区别,韩国即将建立的经济特区应命名为“国际商业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