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外商直接投资)在香港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吸引跨国公司对香港的投资,还是香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香港均居于亚洲“四小龙”的前列。香港经济起飞的关键在于巧妙地利用了产业全球化的机会,通过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成功地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出口加工工业,促成了香港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迅速增长。然而,随着制造业的对外转移,香港经济面临“产业空洞化”的威胁。正是由于在新的国际生产体系中未能找到自己明晰的定位,香港当前经济发展低迷,国际竞争力下降。因此,香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重振高科技制造业,尽快进入跨国公司主导的新型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通过挖掘和培育自身优势,形成新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起飞与FDI在其中的作用 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是一个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商埠,特别依赖对中国内地的转口贸易来带动经济发展。二战结束时,香港已是满目疮痍,人口只剩60万人。直到1949年,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6.32亿元,当时香港的工业远不如上海、广州等地,工业收入在整个香港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是微不足道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采取了承认新中国并积极开展对华贸易的明智决策,香港商人抓紧时机充当中国同外界贸易的中介人。香港与内地的贸易额在1949年和1950年分别上升了66%和74%。香港贸易总额也急剧上升,连年出现新的纪录。1950年贸易总额达75亿港元,比上年增加近一半,超过了战前水平。 1950年12月,美国宣布对华实行禁运,同时亦对香港实施严厉的贸易限制。随后,在所谓联合国决议下,许多国家也相继宣布对华禁运。英国追随美国,加紧对华出口管制。这一事件导致香港转口贸易额直线下跌,尤其是香港对内地的输出更是一落千丈。1952年,香港对内地输出下降到5.2亿港元,不及上年的1/3,以后逐年下跌,到1955年下降为1.82亿港元。 在1951-1955年5年内,内地在香港出口市场中的地位从第一位降为第五位,比重从36.2%急降到7.2%。这使得香港百年来依赖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途径顿失,以致市场萧条,失业增加,经济陷入困境。转口贸易的衰退直接影响到工商、金融、保险、航运等行业的生存,工商业倒闭风潮迭起,单在1952年,每季倒闭工厂平均即达50家,失业率高达30%以上。一位美国记者在其报道中将香港称为“正在消失中的城市”。 在转口贸易这一香港经济的生命线遭到美国和联合国对华禁运政策严厉打击的情况下,香港经济处于“不出口即衰亡”的危险境地。为了摆脱困境,香港选择了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的道路,通过发展直接出口以求得生存。 这一时期,最先发展起来的是纺织制衣行业,随后,塑胶、玩具、小五金等轻工消费工业相继涌现。到50年代中期,纺织业生产比初期有了成倍增长,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到1960年,香港纺纱织布工厂达330家,工人4.2万人,绵纱产量达15600万磅,布匹产量达42800万平方码;制衣工厂达689家,工人4.2万人,分别比1950年增加了16倍和20倍。纺织和制衣业的逐渐发展成为了香港工业中举足轻重的行业,1959年其出口额占到香港当地工业产品出口额的52.9%。纺织、制衣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香港工业的发展。1960年,香港的工厂总数已由1950年的1500家增加到5000家,雇员总数由8万人增加到21万人。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香港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已初具雏形,从1959年开始,香港产品出口总值首次超过转口贸易总值,达32.78亿港元,占香港出口贸易总值中的比例高达69.6%。这标志着香港的经济形态完成了从转口贸易为主向加工工业为主的转变。 香港的出口加工工业在60-70年代获得了飞跃发展。60年代初,香港当局制定法规,成立了香港工业总会和香港科学管理协会,并先后设立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等三个官方工商机构,以及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包装中心等三个技术中心,使香港工业发展从环境、生产技术和设计、品质检定到包装出口等方面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纺织、制衣、电子、玩具、塑胶等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和制衣业一直是香港最大的工业部门,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其出口值占香港制造业出口总值的四成以上,雇用的工人在70年代后期已达36.2万人,几乎占当时香港制造业工人80万人口的一半。香港纺织业在70年代中期因邻近国家的竞争和进口国家的限制而趋于衰落,但制衣业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香港制衣业结构灵活,善于适应市场变化,以“高质化”、“时装化”为发展方向,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1978年,香港成衣出口值达157.07亿港元,比1977年的139.08亿港元增长13%。1975年,香港首次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区。从70年代中期到1985年,香港一直保持全球最大的服装出口基地的地位。1987年,香港制衣厂达7681家,从业人员23.7万人,服装出口值617.76亿港元,比1970年的43.27亿港元增长了13倍。 70年代,香港电子工业异军突起,发展速度惊人。在50年代末,香港电子业仅有两家装配半导体的小厂,但到1970年,电子厂家已发展到223家,1979年进一步增至1075家,雇用工人由3.83万人增至9.056万人。电子产品种类繁多,60年代中期消费电子产品只有半导体收音机,但到70年代已扩展到收录两用机,电子计算机、电子游戏机、电视机、电子报警器、音响器材、各种电子玩具和电子钟表。1970年电子产品出口值仅为12亿港元,到1980年,已增至139.6亿港元,11年内增加了11.6倍,占香港制造业产品出口总值的20.5%,仅次于制衣业居第二位。80年代以后,香港电子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到1990年,电子业出口值达586亿港元,1992年增至614.37亿港元,占香港制造业产品出口总值的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