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经济增长速度急剧回落 香港经济经历20多年的高速度增长,目前已出现较为严重的衰退现象,即陷入低经济增长、高财政赤字的困境。1991年至1995年,香港经济平均每年增长5.36%,而1998年、2000年则分别下滑至-5.3%、-0.3%,到2001年则出现零增长。同时,出现较为严重的结构性财政赤字,2001-2002年度达660亿港元。如果预算收支模式不变,即使香港经济在未来二十年平均实质增长3%~3.5%,现有的近4000亿元储备仍将在2008年花光,此后便须靠借债度日。究竟其原因何在?其直接原因,当然首推外部的因素。因为香港经济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其经济增长幅度,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大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2001年1月至10月,除2月份之外,其他各月的出口数字均为负增长。10月份出口跌幅高达13.9%。根据2001年9月份的贸易统计数字,出口美国的货值下跌14.3%,出口欧盟的货值下跌21%,出口日本的货值下跌8.8%,出口东盟的货值下跌19%。根据2001年11月30日的香港政府经济报告显示,由于受到外国经济影响,香港经济增速持续放慢,全年生产总值的实质增长预测为零。与经济增长率下滑相联系,便是失业率持续攀升。根据香港统计处公布,2001年10-12月,香港的失业率为6.1%。2002年1月达6.7%,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最高失业率的6.3%,还高0.4个百分点。失业人数达20多万人。另外,香港经济增长速度的严重下滑,还与香港经济结构的“空洞化”有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这是香港经济脆弱性的深层原因。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经济积聚多年的结构性弱点和危机充分地暴露出来。其中最致命的弱点就是经济结构的“空洞化”,即香港经济过分依赖于金融炒作和资产增值,而真正能够支持经济发展和维持经济稳定的制造业,其大部分则被迁往中国内地。1999年制造业产值仅占香港生产总值的5.8%。目前在香港从事制造业的员工只有40万人,占全港325万员工的12.3%,而仅在广东省内港商雇用的从事制造业的员工就多达500多万人。 香港经济结构“空洞化”态势,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香港制造业步入成熟期,以轻工业消费品为主的香港工业产品,随着全球市场的迅速开拓和需求量的急剧增长,香港的弹丸之地以及有限的劳动力,已无法适应其发展的需求。适逢当时中国大陆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到内地投资发展加工贸易生产。这就为香港制造业的向外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吸引香港制造商大规模向内地搬迁。截止2001年10月份,香港公司在中国内地投资的合同金额和实际投入金额分别达3440亿美元和1833亿美元,其中制造业所占比例最大。与香港毗邻的珠江三角洲,便因此建立了庞大的制造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可以说是发展到顶峰,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中国内地的廉价土地资源和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使搬迁内地的港商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向高新技术、高效率管理、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只注重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和增加产品产量,其市场竞争力因此逐渐地下降。究其深层原因,与当时的港英政府忽视制造业的经济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在香港回归以前的港英政府时期,在“积极不干预政策”思想指导下,无视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使香港的制造业逐渐衰落下去。20多年来,香港的制造业减少75%,职员减少60多万,每年减少数千亿港元的外汇收入。香港经济因此变得愈来愈脆弱,愈来愈失去生机与活力。受这种转变直接影响的有银行业、保险业、运输业等;受间接影响的有饮食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等。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的回归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当时的港英政府,为了营造“经济盛世”,配合香港回归,着力推行资产增值和偏重金融服务的经济政策。在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作用下,香港近10年不断上扬的资产价格和金融工具价格,更吸引了包括制造业经营者在内的全港市民,不约而同地涌入投机炒卖的行列,吸引了香港的大部分资源。在过去的10年,香港股票市场的市值增加4.4倍,在亚洲的排行从第四位跃升为第二位(仅次于日本)。在这种“全民皆楼”(炒楼)、“全民皆股”(炒股)的形势下,香港制造业的基础愈来愈脆弱,香港经济结构空洞化趋势愈来愈加深。 亚洲金融风暴令香港的经济泡沫消失,股票价格大幅下滑(恒生指数从18000点猛跌至9000点),资产价格大幅贬值,负资产、破产现象愈来愈严重。被经济泡沫蒙蔽了10多年的香港市民突然在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场从未遇过的恶境。没有制造业的经济,就象断了线的风筝,是不会有牢固的经济基础的。对于香港来说,没有制造业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出口创汇的经济,充其量是一种虚幻的泡沫,终究是要破灭的。目前,香港整体经济生产效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人均社会生产增加值由20世纪80年代的71.6%,下跌至90年代的30.1%。即使是高附加值的行业,如金融、保险、地产及商业服务业,按1981年的固定价格换算,1999年的人均增加值只有25.4万港元,比1981年的33.3万港元,下跌23.7%。 实践经验表明,制造业是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既有使劳动生产率实现高增长的能力,又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特性。香港特区政府正在反思过去20年经济结构的变化,认识到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的支柱功能,重新规划香港长远的经济宏图,制定具有竞争性的工业政策,拓展制造业,重组香港的经济结构。面对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为重振香港制造业,香港总工会已要求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商讨,在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原则的前提下,成立“内地与香港自由贸易区”,使港商能够更快地打进内地分销市场,并以较低关税甚至零关税向内地出口其产品。与此同时,香港工业总会也要求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磋商,不断改善香港与广东之间的跨境交流,延长两地之间人流和物流的通关时限,简化通关手续,消除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经济整合的瓶颈,为香港经济的再起飞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