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是温州非公有经济的主要发祥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乐清人民依靠党的政策,发扬吃苦耐劳、敢闯敢冒的精神,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个私经济为主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成为我国低压电器的主要生产基地。由此,乐清市也从原来的一个农业县,迅速发展成为以工贸为主的初具现代化格局的县级市。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5.6亿元,外贸出口供货值35亿元,财政收入11.8亿元, 工业总产值308亿元,其中个私经济和股份制经济占90%以上。 本文试图从何为“新一轮”非公有制的发展、“发展的态势”如何以及党委政府在“新一轮”发展中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三个问题,以乐清市个案调查材料为背景,探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新一轮”发展是从党的十五大开始的 乐清非公经济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乐清在国家投资少,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个体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出来,出现了“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供销人员为骨干,以小商品市场为纽带,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初始发展期。第二阶段,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随着个私企业扩大生产的内在要求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外在压力,小资本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小企业已经无法抗衡“三资”企业和规模企业,于是出现了“小资本”和“小企业”的联合和要素重组——股份合作制企业在温州便应运而生,把资本的联合和劳动的联合合二为一,自愿组合成“产权明晰,利益直接,风险共担,机制灵活”的戴红帽子”的(集体所有制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大家愿意接受的;资本实现了有效组合;跳出了“家庭作坊、前店后厂”的限制,生产规模扩大了;“戴红帽子”,政治上的争议减少了。这种组织形式,使温州个私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整个九十年代温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发表之后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又一次改革的春风吹拂着乐清大地,乐清人民又一次掀起了思想大解放的高潮,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启动了以发展规模经济、创立名牌产品、提高经济质量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创业”,个私经济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基础上,以年30%的高速度增长,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为“新一轮”非公经济发展准备了物质和技术条件。 第四阶段,即“新一轮”非公经济发展,是从党的十五大开始的。其理由是:①党的十五大报告和修改后的《宪法》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私经济合法权利和权益。这样的阐述,从党的报告和《宪法》的高度上,使个体私营经济由过去的“有益补充”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内涵,为发展个私经济扫清了思想障碍,给个私经济经营者以极大的鼓舞,进一步加速了个私经济的发展。可以这样说,十五大报告和《宪法》的个私经济的定位,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②自1997年以后,我国出现了以买方市场为主的剩余经济,出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通货紧缩的趋势,这对个私经济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如果说个私经济是“短缺经济”的伴生物,那么“剩余经济”对个私经济的继续发展提出了从没有过的课题。但是,个私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但没有退却,反而得以继续前进,这又是“新一轮”个私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③这一段的发展,面临着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浪潮,即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经济的浪潮。在搏击这个浪潮中,个私经济“推过来了”。这又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上述三方面的理由,足以说明个私经济“新一轮”发展的起点是从党的十五大开始的。 二、“新一轮”发展的六大态势 经过20多年非公经济的发展,目前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呢?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也是值得探索的一个前沿问题。乐清的实践表明,个私经济正在朝着六个方向发展: 第一、向规范化的股份经济发展 乐清乃至温州,1986年前后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土”、“洋”结合的、非驴非马的,但客观上的确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时至今日,这种尚未从家庭企业脱胎出来的,不完整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的,许多企业实质上为私营企业的“股份合作”工厂,其所有制关系导致的狭隘性、排他性、集权性,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照此以往,家庭企业内部裙带关系复杂,所有权和经营权难以分离、劳动、分配、财务制度不健全,人才匮乏,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等弊端显而易见。一句话,非公有经济已经到了所有制关系“第二次改革”的关键时刻。对此,我们进行三方面的改革尝试:①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普遍地对规模企业内部组织体系进行重构,健全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实行分离。如中国天正集团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改革,在原有董事长独资的基础上,让出49%股份给公司骨干、科技人员认购,成功募集2600万元资金,使公司实收资本达到1.2亿元。中国德力西集团公司,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入手, 改革董事会结构,成立董事局,设立非股东董事,聘请非股东出任总经理,打破了血缘关系,实现了两权分离。②构建规范母子公司体系。45家企业集团,大多数公司都完善了层次管理和分级核算体系。如中国正泰集团公司,通过资产出租,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将主要生产部门改制为13个子公司,将大多数全资子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母公司独资子公司,各子公司依然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如子公司之间通过资产、人事、财务、行政四条纽带联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集权、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③加强规范化改造工作。在搞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同时,我们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组建规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对产品技术含量高、基础力量雄厚、产品市场潜力大的企业,以同一产品为主线,通过内部股份制改造,组建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到目前全市批准建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8家。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开展对股份合作企业的规范工作,已组建成有限责任公司2897家。 第二、向规模经济发展 个私经济在初始阶段以“小”著称,在小企业、小作坊、小规模、小打小闹的过程中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开始向以规模企业为特征的规模经济迈进。一是“小厂”变“大厂”。过去的千家万户的生产已蜕变成48900家中小企业,其中500万元以上产值的企业369家, 其产值占2000年308亿元总产值的44%。特别是45家企业集团, 在各个产业中起到了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打破了以往的静态平衡,在同行业中形成了大中小配套、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格局。二是“分散”变“集中”。沿104国道两侧“顺藤结瓜”兴建了20 个工业小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落户企业近1000家,标准房建筑面积达250万平方米。 兴办工业区,顺应了个私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拓展“第二次创业”的空间,结束了昔日分散生产经营、“满天星”布局的历史,使生产力集聚、几通一平的基础设施集中,促使工业经济的生产经营集约。三是“小网络”变“大网络”。从原来依靠成千上万推销员、以游离的方式、背产品推销,变成现在的坐高、直销商、连锁销售,电子商务,形成了一张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的销售网络。如正泰、德力西、天正集团公司,在全国各地均开设了600家以上的销售公司,形成以省会市为重点, 地级市为中间、县级市为落点的销售布局,低压电器产品和电子元件产品,营销网络密布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全国的50%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