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于急剧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1.1中国地区间发展差距的增大 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张塞先生指出,中国大陆依据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可大致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包括辽、冀、津、京、鲁、苏、沪、浙、闽、粤、桂、琼十二个省、市和自治区,面积为129.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5%,1991年末的人口占大陆总人口的41.2%。中部包括黑、吉、蒙、晋、皖、赣、鄂、湘、豫9省和自治区,面积为281.75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的29.3%,1991年末人口占大陆总人口的35.7%。西部包括川、黔、滇、藏、陕、陇、青、夏、疆9省和自治区,面积为513.7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的56.4%,1991年末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2.8%。张塞先生又指出,三个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经济中所处的比重1978年以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78年东中西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为1:0.64:0.34,1991年变为1:0.53:0.31(张塞1994)。如果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的话,1994年这一比例为1:0.47:0.23(中国年鉴1995,根据表2-11计算)。很明显,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大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从城市化的角度来看,虽然东部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3.5%,但是在全国622个城市中,东部占了278个,相当于45%(中国统计年鉴1995,表10-1)。西部虽然占全国总面积的56.4%,却只拥有113个城市,占全部城市的18%。中部占全部面积的29.3%,拥有231个城市,占全部城市的37%。如果用一个地区的城市数在全国总城市数中的比重相对其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来衡量该地区的城市化程度的话,东部和中部在全国城市中的份额都高于其人口的份额,反映了较高的城市化程度,相对东部和中部来说,西部在全国总城市数中的比重低于其人口比重,反映了较低的城市化程度。 本文准备探讨中国在顺应中国面临的四股深刻的社会变革潮流的同时,是否应该在其西部有选择地重点发展大城市,以防止西部的人口和经济在将来出现过度的萎缩,并借以尽快缩小西部与东中部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1.2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困难 中国社会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大转型时期,许多国家也曾经历过迅速社会转型。例如19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和日本迅速从封建社会跃入资本主义社会;二、三十年代的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与这些国家相比较,中国的转型有自己的深刻的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四种历史性的变化同时快速地进行。这四种历史性社会变革分别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Industriliazation,Urbanization,Marketization,and Globalization)。最后一种变化虽然随着现代大生产的出现便已开始,但是直到最近这一过程才开始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而大大加快。目前全球化大变化的过程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地区和国家。 应该说,我们中国对这四股历史潮流一开始并没有做到先知先觉。由于种种原因,除了工业化这股历史潮流在1840年以后在中学为体、西学之用的口号下勉强接受外,对其他三股历史潮流还是不知不觉的。在1949年之后的很长时期,对这三股潮流还作了种种人为的抵制和批判,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稠密、幅员广大的国家来说,突然要同时进行四种社会变革,可想而知,难度是够大的。前苏联这方面比我们还要强一些,人家至少早就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且由于有经互会中广泛发展国际分工的长期经验,全球化的概念对俄国人也不是那么难理解的事。除了德国和日本以外,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是用了比较长的时间完成前三项历史性变革,使它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和资源来对付全球化的潮流。 1.3四大潮流不可阻挡 近百年来的各种经验教训终于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类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强大的动力。上述的四股历史潮流都是不可阻挡的。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四股历史潮流的产生都是基于人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例如,工业化的发生,从需求层面来说,是因为人类对农产品的收入的需求弹性小于一,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会把收入的越来越多部分用于非农产品上,这就为工业产品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市场。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也就会越来越小。一个本来以务农为主的社会只有将大部分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并且将他们安排到工业生产和其他的非农产业中去,剩下的农业人口才可能提高它们的人均收入。 城市化的发生是和这样一个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转移出来的人口会趋于集中而形成城市。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也必须引进经济利益才能作出解释。造成人口集中的诱导性原因是规模效益递增规律和外部经济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就是徐滇庆教授所说的城市的积聚效应(AgglomerationEffects)(徐滇庆1997)。他例举了十条理由(规模效益、交易成本、分工、信息、外在效应、基础设施和服务、竞争和企业活力、要素流动性、消费者的选择机会以及厂商或产品的声誉)来说明城市化所带来的积聚效应的好处。他讲得非常透彻,我这里不就重复,请看他的大作。 市场化也是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所谓市场化就是用竞争市场上均衡价格来配置资源。如果某产品有过度供给,其价格就会下跌,因而会鼓励消费而减少供给。如果对该产品有过度需求,其价格就会上升,鼓励更多的供给和减少需求。虽然用市场来配置资源仍有种种的缺点,这种方法,却是人类目前所知的资源配置机制中最为有效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不少人一开始并不相信市场机制的优越性,只是在几十年的中央计划经济的试验失败之后,市场化才开始为人们所普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