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是一个事关战略和全局的大问题。我国现在正处于小康社会阶段,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是具有标志意义的背景变化,而当前面临的经济全球化和方兴未艾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是我国经济发展亦须依托的更加宏伟深远世界背景。在这些的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两个背景”带来的新因素和新变化 所谓“两个背景”,一个是指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一个是指进入小康社会的国内背景。这是我们过去所没有而在今天经济发展中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先看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背景。 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经济的互相交织和日益紧密,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按照发达国家制定的基本规则,用经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对经济资源进行配置,可谓是当前汹涌的世界浪潮。它首先是由美、欧发达国家发起的,然后几乎把处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国家都卷入这一浪潮中。全球化对各国来说,都是有利益存在的。毫无疑问,发达国家在这个浪潮中会首先得利。因为他们先走了一步,而且占有制订有利规则的先机。但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因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后起的优势,利用与经济全球化如影随形的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加快自己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带来哪些新的因素和变化呢? 第一,经济全球化将促使我国经济更大程度地开放。加入WTO,从现在来看,是一个正在加快步伐解决的问题,这是我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虑跨世纪经济发展时,不仅要考虑国内的条件,而且要考虑国际市场的状况。 第二,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金融全球化,信息全球化,这对于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抓住这次机遇的关键,是要迎头赶上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浪潮,下大力气调整好我国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金融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新生因素。 第三,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起者是发达国家,因而,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始终希望主导对他们自己有利的发展因素和方向。他们一方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另一方面企图通过世贸组织把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政策作为全球化的规则。为此,我们也不能只是被动进入世贸组织,而要在制定世界贸易规则中发挥作用。 再看小康社会这个国内背景带来的变化。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走过二十多年的历程,国民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经历了从贫穷走向温饱,又从温饱迈向小康的两大重要发展阶段。 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第一是我国的现代化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增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继续朝现代化建设目标前进的信心;第二是告别了贫困,增强了国力,改变了经济社会面貌,更好地发挥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这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第三是积聚了力量,取得了经验,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新的起点;第四是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我国能够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小康社会带来的变化是综合的、多方面的,不只是人均GDP达到了多少就可以概括的。它既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政治上、文化上等上层建筑领域,既体现在物质文明建设上,也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既体现在国家的经济实力上,也体现在国家的国防实力上,还体现在以国家政治稳定为主要标志的民族凝聚力上。对这些变化,我们应该提早认识和估计,以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 单从经济方面看,小康社会将带来哪些新的特征变化,并对国有经济的战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呢? 主要有三个。 第一,伴随小康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需求结构将向高级化发展。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有相应的供给结构与之相适应,这就需要国民经济的生产结构要适应这种变化而进行新的调整。国有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的部分,是否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尽快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将成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第二,伴随小康社会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可用于投资的部分也将随之扩大,投资多元化的趋势将有进一步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投入会增加,其他经济成份的投入也会增加,这一方面会形成经济竞争领域中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的繁荣局面,另一方面又会给国有经济放大资本功能带来机遇。国有经济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也是我们现在着重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伴随小康社会带来的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进入世界市场的机会将更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会更大。但同时,其他国家准许我们进入世界市场的条件也可能会逐渐变得苛刻起来,一句话,我们进入市场的成本将可能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参与国际间经济竞争,要赢得优势,就必须调整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格局,增强我国经济科技开发力,市场创新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和小康社会带来的上述变化和影响,正是考虑我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