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在这八十多年的实践中,共产党人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什么?邓小平的回答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完全搞清楚。”他说:“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从苏联、东欧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来看,人们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上,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问题上,有两条教训特别值得重视。 第一条教训:离开本国实际、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或革命转变时期之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然后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作了原则性的构思,认为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是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是,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实现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第三个特征是,在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实行按需分配原则;第四个特征是,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没有商品、没有货币,实行计划经济。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实际上强调了两个重要前提、一个根本任务:一个前提是,当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生产力发展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革命的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个前提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生产力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所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具有上述四个特征;一个根本任务是,建成的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列宁在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初,由于囿于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设想,认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就需要利用国家权力,以社会的名义把全部生产资料变为国家所有;而国家一旦实行了社会所有,货币和商品就要废除,旧的分工和竞争也随之消失,为统一的计划经济和直接的产品分配所取代,社会就将进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只保留按劳分配)。在1919年制定俄共(布)八大新党纲时,列宁仍坚持社会主义是非商品经济的社会,并且在实践上尝试在俄国建立以产品经济为内容的高度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体制——“辛迪加”。“辛迪加”就是俄文大工厂意思。第一,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全体人民所有,实行全社会的公有制。第二,实行计划经济,没有商品、没有货币。第三,根据按劳取酬的原则进行直接分配。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为前的,而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其生产力已经高度成熟、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的条件下发生的,相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因此,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设想显然忽略了生产力高度成熟、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生产力发展这一前提条件。 事实上,列宁也并没有实施关于社会主义“辛迪加”的设想,依据当时的国内战争需要,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的体制和政策。在激烈的战争形势下,为了赢得战争,人民群众是可以忍受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和政策的;但战争结束后,到1921年初,俄国农民由于余粮征集制而对苏维埃政权产生不满,城市工人因生活困难而对俄共(布)产生不信任,再加上白卫分子的煽动,爆发了“喀琅施塔叛乱”,参加1971年起义的一些水兵把炮口掉转过来对着苏维埃。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革命要解决吃饭问题,革命成功后还吃不饱饭,就很容易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现实使列宁清醒了,他开始重新认真考虑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到底应建成什么样子这个重大问题。1918年7月, 布哈林在俄共七大上提出在新党章中要全面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也不能说。 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到底怎么搞社会主义?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结论,不能忽略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生产力高度成熟这一重要前提。实际上,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预测,也一直采取科学的态度。他首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不是乌托邦的,而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社会未来发展的走向作出的科学预测。其次,列宁虽然囿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结论,但又依据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反对详细地论述社会主义特征,认为现在社会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要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他在晚年写的八篇文章中就集中探索了在落后的俄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列宁指出:要承认俄国是一个小农在经济上占优势的国家,要知道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将不同于其他国家,要看到俄国情况的特殊性。据此,列宁阐述了在落后的俄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如关于发挥私人资本主义作用的观点,关于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允许和鼓励小农经济发展的观点,等等。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方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另一方面却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当然,就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说,计划经济体制对赢得战争是有利的;但在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之后,原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就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斯大林也是大体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行全社会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设想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但在整体上忽略了俄国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前提,逐步建立了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斯大林模式逐步表现出既束缚生产力发展,又限制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从而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发挥的严重弊端。正是这种具有严重弊端的体制,才使矛盾逐步积累、激化,导致斯大林逝世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最终导致社会主义苏联的崩溃和解体。东欧诸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是照抄照搬斯大林模式,同样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造成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失败。我国在建国初期搞社会主义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囿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有设想,照搬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许多做法,结果走了很长一段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