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87(2001)05-0101-05 2000年的山西文艺界在全国较为引人注目:1、继山西作家张平的长篇小说《抉择》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后,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在全国创下了社会、经济双效益的最高纪录。2、太原电视台摄制的十九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段热播,受到观众的欢迎。《生死抉择》和《一代廉吏于成龙》是两部以反腐倡廉为主题思想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作品贴近现实生活,直面社会矛盾,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愉悦教育作用。它们为人民群众鼓与呼,为社会张扬正气,振聋发聩。两部力作既得到专家的肯定,又受到观众的赞扬,又一次强有力地证明有艺术魅力的“主旋律”作品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总结其成功经验,或许会为其他收视状况不佳的“主旋律”影视剧提供一些启示。 一、关于“主旋律”影视剧的反思 谈到“主旋律”影视剧,呈现在当今观众脑海中的印象是:由政府提供投资的,有红头文件组织观摩的,专用于宣传教育类的电影、电视剧。这是一种对“主旋律”影视剧的发展十分不利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形成,一方面因商业大潮冲击,大量“娱乐”“戏说”类影视作品充斥荧屏,“主旋律”影视剧难以抢占市场;而更多的原因来自于“主旋律”影视剧自身,主要是编导人员创作认识上的欠缺,阻碍了“主旋律”影视剧竞争能力的增强。 作为意识形态的电影、电视,本身有着无所不在的巨大渗透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中国,对于电影、电视的生产更是格外重视。新中国成立伊始,电影就成为新政权树立国家形象,宣扬工农兵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电影的功能也由解放前的娱乐为主变为教育和引导民众。1951年,周扬曾在《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一文中指出:“目前文艺创作上头等重要的任务”是“我们的文艺作品必须表现出新的人民的新的品质,表现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以他们的英雄事迹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广大群众和青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七年”电影发展阶段,出现了一大批歌颂祖国、歌颂工农兵、歌颂英雄的艺术精品,如《青春之歌》、《李双双》、《董存瑞》等,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颂歌。然而由于一度过分强调政治对文艺的影响,将文艺置于政治标准以下,实质上削弱了电影艺术的独立性,并忽视了它的形象性,以至于许多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雷同化、概念化,电影整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传声筒,缺乏永久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这种概念化倾向在“文革”十年的电影中发展到极致,那就是:违背艺术规律制作的“高、大、全”形象,具有浓厚的“政治帮派”意识的电影空前泛滥。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电影以及后来的电视剧突飞猛进的发展。8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开始走向了市场化之路。80年代末的“娱乐片热”是电影市场化的第一次冲刺,强调电影的娱乐功能赢得了市场,赢得了票房。但是,娱乐片文化中那种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文化那种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有深刻的冲突,而且“票房第一”的口号引导中国电影走向了排斥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的倾向。为了在市场经济进程中确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7年3月,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电视局首次明确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突出主旋律”的创作口号,旨在呼唤我们的银幕上应弘扬时代精神,“呼唤电影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突出主旋律’就要旗帜鲜明地承认电影艺术诸种功能中教育功能的主导作用,同时,我们还承认电影艺术教育、认识、审美、娱乐功能的统一性。” 主旋律文化是国家倡导的文化,是一种表达国家意志或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主旋律”作品就是主导国家意识形态的作品,它是中国最有力、在文化领域资源最丰富而且影响最大的文化形态。它的存在正是因为国家需要不断地向人民灌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教育。 出于创作“主旋律”电影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国家对“主旋律”电影提供政治与经济的双重保证。这种措施推动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在短短的几年内拍出了近20余部“献礼片”经典之作,如《开国大典》、《百色起义》、《开天辟地》、《大决战》、《周恩来》、《重庆谈判》、《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等等,这些思想与艺术俱佳的作品出色地完成了巩固国家意识形态的任务,并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上形成一大独特景观。 相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的声势浩大及其所取得的思想艺术成就,现实题材的“主旋律”影视创作就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数量少,质量差,除少数几部如《焦裕禄》、《龙年警官》、《孔繁森》有一定反响外,其他作品则因形象苍白而流于概念化。“主旋律”影视剧创作难,难就难在“概念化”的突破。影视艺术诉诸形象表演,以情动人,以形象感染观众,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化、移风易俗的力量要远远胜过政治宣教。但如果作品思想游离于形象之外,使观众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在接受教育,这就使观众在观赏中有强烈的间离效果,这样的作品是缺乏艺术感染力的,久而久之,只会使“主旋律”作品失去观众。 在影视市场化过程中,观众已经具有了某种消费主动权,“主旋律”影视剧要争取观众,必须在创作中将艺术性、娱乐性放在与思想性并重的地位,必须把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作为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