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影理论的发展与深入,随着电影进入市场,电影业越来越受到经济的制约,电影观众学研究成了热门的话题。电影观众学实际上已与电影美学、电影叙事学、电影文化学、电影心理学等学科并驾齐驱。既然其他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派生出来的批评,诸如文化学批评、符号学批评、美学批评、心理学批评……那么,观众学理论也应有自己的批评,我们将它称之为电影观众学批评。 电影观众学批评,顾名思义,是以观众学为理论基础的批评。即以电影观众学理论为武器,为方法,为出发点,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来审视影片的一种方法。简而言之,一部影片出来以后,电影观众学批评的着重点不是简单地去判断该影片的优与劣,好与坏,甚至也不是研究其优在何处,劣在哪里,它判断的是这部影片是受观众欢迎还是排斥,究竟受哪一部分观众欢迎,受哪一部分观众排斥,重点在于找出其中的诀窍、奥秘与原因,从理论上给以阐述,从而作用于创作,并给人以启发。 因此,建构电影观众学批评,应与电影观众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相对应。 电影观众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观影心理结构;观影的过程描述;观影的反应评价;电影与观众的相互作用;观众的群体与个体的类分及描述。电影观众学批评本身也是电影观众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样,我们便很容易地建构起电影观众学批评的基本构架。 1、由观众的心理结构出发来审视影片。在这一领域内,应有观众的深层心理、观影的视觉心理、观影的文化心理、观影的情绪心理、观影的社会心理等几个分支。 观影的深层心理是探讨影像与人的深层愿望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深层愿望如何借助影像得到替代性满足、替代性宣泄以及升华的过程。以此来批评影片可以找到一个新的角度。比如,有的同志评论《甲方乙方》这部影片之所以上座,其中一个原因是影片满足了相当一部分老百姓的深层心理。如,影片中写的几个梦的实现,实际上便是观众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达到的愿望的替代性满足。 对观影的视觉心理的研究,主要探讨人眼对影像的知觉、感受与把握,探讨大脑皮层对画面的构图、色彩、运动等一系列元素的反应规律和感受规律,寻找令视觉愉悦、兴奋或疲劳、不悦的形式及规律。比如80年代初就有人以视觉心理的单调、乏味分析、判断吴贻弓的《姐姐》不会受观众欢迎。 观影的文化心理的研究,主要探讨华夏文化传统如何影响观众对电影作品的观赏与理解,探讨民族文化传统在观众心理深层的积淀,研究这些积淀如何成为华夏观影心理的定型元素。举其要者,这些元素有:由于言志载道的民族文化史的熏陶,培养出来的一般观众中的审美教化需求;儒道两个哲学传统铸就的人生态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其他诸如,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思维方式,同情怜悯苦难的仁爱情怀,把握空间的视觉方式与追求和谐圆满的传统心理等等。比如,有的评论工作者曾对80年代以后每年最为上座的国产影片的原因作出分析,认为其中相当一部分影片是与大多数中国观众的文化心理相一致,因而,引起强烈共鸣所致。比如《喜盈门》中的水莲,《牧马人》中的李秀芝,《天云山传奇》中的冯晴岚,虽所处时代各异,文化也有差别,但她们性格中的贤淑、善良、温柔都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文化心理,因此,这几个人物都激起了强烈的共鸣。有人批评谢晋电影煽情,所谓煽情,便是描写好人受苦,善人蒙难。中国观众对此百看不厌。这源于中国观众怜悯苦难的传统文化心理,这种心理中包孕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传统。 观影的情绪心理主要探讨观众对影像的情绪反应以及情绪反应形态。诸如,欢乐、悲哀、恐惧、焦虑、愤怒、喜悦等情绪的发生、发展、积蓄、高潮、缓解、消失的过程。对一部影片作出这样的批评,实际上是从影片对观众的生理与心理的影响去分析一部影片的艺术手段达到的艺术效果。如有的作者曾以掌握观众情绪心理的角度,去剖析希区柯克的影片《蝴蝶梦》何以从一开始就使观众感到心理的重压,他又如何将这种重压一直延续到影片结尾;剖析周晓文的《最后的疯狂》在列车上的这场戏怎样调动起观众的强烈的心理动荡,从而产生对观众特殊的吸引力。 观影的社会心理主要研究社会思潮、政治、经济诸因素对观众的制约与影响。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是很广的。它要研究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研究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的规律,要研究社会上各种大小团体的分类、特征,研究个性的社会化。它以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各类社会现象。观众学批评从社会心理入手,效果显著。因为观众作为不稳定的社会人群是社会的一部分,观众的多与少,对作品的好与恶,不仅决定于作品本身,也被整个社会心理规定着。社会心理除了阶级心理,还有民族心理、时代心理、职业心理。因此一部影片是否为社会所接受涉及到多种因素。社会心理也有主流与支流之分,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心理,也有占非主导地位的社会心理。以社会心理作为观众学批评的武器,对于促进电影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好地反映群众的呼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将起到有力的作用。 2、从观众观影过程入手,分析观众观影中各个环节的心理来展开对影片的批评。一般说来,观影的过程,可分解为观影期待、观影好恶、观影自尊、观影认同、观影参与、观影创造、观影理解、观影宣泄等。“观影期待”包括观众心理深层愿望对不知其名、不知内容、不知类型的影片的总体期待,也包括对各种不同类型影片的定向期待。如“四人帮”粉碎之初,老百姓经历了对“伤痕电影”、“平反冤假错案电影”、“反对不正之风题材电影”、“改革题材电影”的期待过程。《天云山传奇》适时反映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内容,满足了这种期待,这便成了影片轰动朝野的一大原因。“观影好恶”指的是观众由于个性特点所导致的对某一影片或某类影片的特殊爱好与特有厌恶,不同观众群对不同影片的喜欢与冷淡。比如,第六代导演路学长的影片《长大成人》电影市场情况不好,而在大学校园却倍受欢迎,由此可以判断这部影片的确反映了青年人在成长中的某些心理,某些困惑,某些苦恼。“观影自尊”指的是观众觉得影片对自己的尊重与信任。80年代初,反映“文革”的影片《小街》,有三种结尾方式,导演不对某种结尾下结论,让观众自己思考,青年人看了对此兴趣盎然,觉得电影作品看得起自己。如此等等。从观众看影片过程中出现的状态,来分析、批评影片,角度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