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北京广播学院、江苏常州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于2001年1月14日在北京广播学院举行。研讨会荟萃了2000年影视学界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心议题是围绕中国影视的国际化、人文化、民族化、本土化等重大理论战略问题展开交流,以专题发言、现场提问的方式进行,热烈讨论了中国影视的十大热点问题,即:WTO与中国影视命运;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撞;影视体制改革的症结;中国媒介产业化前景;数字网络时代的影视生存;市场化与电影艺术走势;视觉文化与美学的转型;影视艺术本体新论;新世纪的华人电影和中国纪录片的跨世纪演变。 南京大学教授周宪论述的视觉文化与美学的转型问题引起与会者的关注。他认为,我们正经历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其基本特征体现在图象成为文化的“主因”,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逐渐被当前以图象为中心的文化所取代。六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视觉文化转向”,是继上个世纪末“语言学转向”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变迁。电影深受视觉文化语境的影响,在这样的语境中,电影已经从传统的“叙事电影”模式,日益转向“景观(象)模式电影”,并使其成为主流。在这种电影中,文学性和叙事性无足轻重,画面和视觉冲击力乃是电影成败的关键。“景观电影”在塑造形象,虚拟场景和事件等方面,远远地超越了传统的写实性“叙事电影”,其虚拟性创造了一个高度逼真的“超现实”。这种“超现实”反过来改变和制约着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然而,“读图时代”的到来却让中宣部调研员王强博士忧心忡忡。他认为现代科技使人的能力更强,但人性丧失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通讯手段的发达,虽然使信息的采集更加便利,但信息过剩也造成了不良后果。科学技术的极端发达与人的欲望被不断激活、膨胀往往联系在一起,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反而减少。现代科技革命提高了艺术传播的速度,扩大了艺术传播的范围,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充实了艺术题材内容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艺术价值的迷乱。对于迷恋技术,艺术追求退居其次,使得邪恶冲动取代了理性,感官刺激取代了艺术升华,而图象的泛滥使艺术更明晰也更表象。当人们运用最新科技成就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时候,不能牺牲自然、优美、崇高、理想,不能用人的功利主义的外在生活代替自然和谐的内心生活。他提出,尤其需要警惕大众传媒,警惕互联网络。然而,不同的是,广播科学研究所教授杜百川却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不应当将现代科技的发展视为洪水猛兽,因为科技进步的脚步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住的,也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惟有迎头赶上,顺应潮流,才会有良性循环的积极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使广电事业从小农经济向集团化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是信息化的工具,技术发展使得电子院线可以实现,并将打破现存的媒体格局,技术创新与媒体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电影的“艺术与商业”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电影业的大问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周星分析了2000年中国大陆电影业状况,认为主宰2000年电影的不是艺术,而是掌握在无序的商业市场支配中,电影更多归入世俗的谈论中,发行、票房、盗版、广告、宣传发布、招标等商业术语频频出现。他提出,艺术完全不是商业的大敌,商业也不是艺术的克星,恰恰相反,艺术是商业的实现条件之一,商业也可能是艺术的存在基础,我们的问题确实是在扭转艺术忽视商业的同时,丧失了艺术与商业对话的条件。不能不说,在被市场驾御和驾御市场之间,艺术应当有自己明确的思路。既然没有逃脱市场的捷径,就应当把握艺术与市场之间和谐但主动的关系。站在二十一世纪角度看问题,承认市场与电影艺术是孪生关系已无可回避,只是需要正确把握好艺术对于电影本质上的价值,否则,市场将毁灭了电影这门二十世纪的艺术。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门槛,我们的电影又面临着进入"WTO",进入全球化体系的挑战。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彭吉象指出,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语境下,影视媒体跨文化传播的速度也正在日益加快,而即将进入WTO又使中华民族影视艺术面临重大考验。八十年代,华语电影曾有过成功经验,中港台及海外的华人影视艺术家,用最现代的艺术语言来体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并进入了国际艺术电影的竞争行列,进入国际主流商业电影的竞争市场成为二十一世纪的艰巨任务,必须用现代意识来阐释传统文化。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黄式宪在分析了八十年代以来华人电影的发展历程后也指出,在世界电影的总体历史进程中,华人电影无疑是以其独特的东方风情和民族精神构成了一种不可代替的文化话语形态。处在当下世纪交替的历史当口,中国由于面对"WTO"的机遇和挑战,跨界而展开与世界对话的话题便更加突出,并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多重文化内涵。综观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三地,摆在人们面前的焦点话题,或许应该是一个带有文化共性的命题,即:如何与好莱坞共舞,同时又不被其文化霸权所伤,并能保持住自身文化的主体性,从而融入全球化文化多元竞胜共荣的大格局。 刚刚从美国考察回来的清华大学传播系教授尹鸿则以实地观感谈论了好莱坞电影文化冲击下的中国本土电影走势。全球自由市场的形成使得文化“全球化”成为可能,而好莱坞一开始实行的就是全球化策略,进行全球性预算。好莱乌对中国垂涎已久,对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期待甚高。它向中国传输的不仅是电影,更是美国的文化。传输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影片输出、资本注入、东方文化的融入、利用多元化媒体等。其紧锣密鼓的一系列行为,表面上是一种全球化行动,实际上是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输入。它的产业优势是,制片与独立制片方式互补、商业机制与艺术机制的融合,艺术因素的注入为商业增添了活力、走国际化商业路线、生产方式为工业化,有健全的市场机制、培养了全世界看好莱坞电影的观众、巨大的自我调节能力等,凡此种种,都对中国本土电影构成威胁。在全球化语境下,所谓“本土电影”应当以主要的资金投入、主创人员构成来划定。在中国,本土电影仍然具有一定的与好莱坞抗衡的能力,因为我们是一元化政治控制体制,又有悠久的东方文化传统,本土市场也很庞大,因而我们应当尽快建立适应本土电影发展的产业机制,这是当务之急,也是生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