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00)06-0063-(07) 法国著名导演雷内·克莱尔曾强调,一个艺术家应该对自己从事的那门艺术有所认识,不求甚解的态度是不对的。(注:[法]雷内·克莱尔:《电影随想录》,第14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这话不仅适用于影视创作者,也同样适用于影视评论者和影视观众。倘若不能认识电影电视这新媒体及其新话语,不能把握其发生发展规律这把钥匙,也就无法打开并走进影视之门,亦即不能发展与繁荣当代影视文化。 一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里昂工业家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用他发明的“活动电影机”放映了自家拍摄的《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先是放映给来宾,诸如合作人、科学杂志编辑和巴黎各剧院经理们看,继而售票公映。虽然这一天收入只有35法郎,但小小布幕映现的情景,却使观看者“目瞪口呆,惊奇到非一切言辞所能形容的地步”。从这一天起,电影正式诞生于人间。 10年后即1905年秋天,中国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和摄影师刘京伦,感于当时放映的都是外国影片,且片源缺乏,便从东交民巷德国洋行购得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拍摄了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和“交锋”等场面。于是,中国电影宣告诞生。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建在亚历山大宫的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被认为世界电视广播史的开端。于是,又一个大众传播媒介面世。 从此,世界有了凭借运动着的图像和声音实现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电影电视新媒体,人类开始了一个影视传播的新时代。 1995年8月23日,为迎接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当场播放两部极短的影片,即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大门》与《火车到站》,请特邀嘉宾说出片名。四位嘉宾:画家、相声一级演员、两位研究生部教授,对这两部世界电影诞生初期的影片均不甚了。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然而对影视文化却有些陌生。 其后,上海电视台“智力大冲浪”节目制作者曾进行街头调查,询问行人对电影“蒙太奇”这一术语的理解,答案五花八门。这同1985年我对某校中文系二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大同小异。他们有的认为“只有回忆的镜头是蒙太奇”,有的以为“蒙太奇是人名”。大学生和市民观众倘若缺乏影视文化知识,必然影响他们完整而深刻地读解电影作品和电视节目。 中国迎来社会主义新时期,电影界曾历经几次大碰撞。首先是第五代电影人的影片,从1983年的《一个和八个》到1986年的《黄土地》,直至1987年的《红高粱》,这一类影片虽令中外观众耳目一新,但却是众说纷纭,对其评价大相径庭。甚至有人认为,“《红高粱》成了探索片摒弃美的倾向的终端,成了西部片渲染丑的趋势的集成”;“使中国老百姓的蛮顽心理”得到“淋漓的暴露”,“体现了审美观念的随落”,“使作品从基调到主旋律,从概貌到神韵都粗化、丑隔化了”,“全部重心只是在于追求上述‘蛮’刺激的效果,从而完成银幕上富有开创意味的丑的描塑”(注: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终结及其意义》,《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 其次是新时期以来商业电影或称“娱乐片”浪潮的几次起落。先是1985年初到1986年底,形形色色的娱乐片涌上银幕,因艺术质量不高,被人们斥之为“要钱不要脸”。1988-1989年间,娱乐片再次伴随“娱乐片主体论”泛起。1993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业片又振臂而起,并有“电影不应负载更多”、“电影首先是商品”等理论为之擂鼓助威。 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理论之纷争与碰撞亦空前猛烈。诸如电影要不要“丢掉戏剧的拐杖”,电影语言是否必须“现代化”,电影有无文学性、戏剧性、绘画性、音乐性,是否应当倡导长镜头而取消蒙太奇,倡导空间思维而淡化线性思维,电影的本体是否只是“光波和声波”等等。归根结蒂,还是围绕电影是什么、电影首先是什么、电影要不要继承与创新这些本质问题而产生的理论碰撞与争论。其中必然涉及对第五代、第六代电影人的影片的评价,必然涉及观众,并且涉及我们当今的影视文化教育。 无庸讳言,中国当代电影电视要发展要繁荣,不但需要影视工作者与影视观众共同努力,并且须有发达的影视文化教育。然而,一个首要问题则是:我们当今是否已经首先把电影电视作为新媒体与新文化来认识与把握。 传播学引进我国,乃是不很久远的事情。然而,“一种理论角度提供观察事物的一种普遍方式,它就像一组能使我们从不同方面认识事物的透镜。”(注:[美]杰克·道格拉斯、弗兰西斯·瓦克勒斯:《越轨社会学》,第21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从传播学角度认识和把握电影电视,将使我们更加清晰而透彻地掌握它们某些重要的品格,使我们的认识更多一些科学性与真理性。 二 自从有了人类,人类有了思维、语言、文化,也就有了传播行为和传播媒介。传播,作为人与人(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符号、图形与声响,直接与间接进行的信息、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它包括传递、接收和反馈的过程,以达到共享信息、相互影响、协调和娱乐的目的。沟通传播者与受传者、实现信息交流传播并达到一定传播效果的中介条件与环节,便是传播方式或媒介,它是人和各种传播技术手段的总和。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除了语言、手势、姿态、眼神、面部表情、头部动作、目光交流、身体接触外,还有烽火、鼓声、旗语、灯光、信鸽等,以及现代书报、照片、电报、电话、传真、广播、电影、电视、因特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