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在人类所创造的几大艺术种类之中,电影是唯一能够准确知道诞生日期的艺术。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大咖啡馆首次售票公映他们拍摄的短片,这一天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从那一天到现在,电影已走过了105年短暂而漫长的历程。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回顾世界电影的百年风云,想说的话实在太多,在这里却只能简单的勾勒一下世界电影的大致走向,重温一下那些让我们魂牵梦绕的电影作品和大师。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出世界电影的百年历史,我想这样说:“一部电影,两个人物,三次运动。” “一部电影”是指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1941年拍摄的《公民凯恩》。在世界电影的历史上,这部电影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现代电影艺术的诞生,还具备了后世电影的一切可能的艺术元素。《公民凯恩》在电影的叙事结构、主题的丰富复杂、镜头远用、灯光照明、电影剪辑和声音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使后来的现代电影艺术无不受到它的影响和启示。就连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1951年拍摄的《罗生门》,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洛夫斯基九十年代拍摄的《蓝》、《白》、《红》等,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出受到《公民凯恩》的启示。 “两个人物”是路易·卢米埃尔与乔治·梅里爱。前者开创了世界电影中以欧洲电影为代表的写实主义传统,后者开创了世界电影中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技术主义传统。卢米埃尔的早期作品《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完全根据真实的生活场景、自然景色拍摄。他的这种创作方法,直接影响到二十、三十年代以前苏联维尔托夫、荷兰伊文思、英国弗拉哈迪代表的欧洲记录主义电影;三十年代的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四十、五十年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九十年代的伊朗电影运动等,都是他的一脉相传。 梅里爱作为一位电影导演,早期只是模仿卢米埃尔和爱迪生,后来他通过大量拍摄实践,发现了“停机再拍”、“移动摄影”等众多的电影拍摄手法,从而走上了一条与卢米埃尔截然不同的创作道路。梅里爱拍摄的《月球旅行记》等影片,既体现了他的“银幕戏剧”的美学观念,还为后来格里菲斯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以及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拍摄方式奠定了基础。 “三次运动”是二十年代的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四十至五十年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的法国新浪潮运动。世界电影史上的三大电影运动都发生在电影诞生之地的欧洲。作为头号电影大国的美国,并未给世界电影带来多少观念上的创建。 二十年代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迄今为止电影人在电影语言本体上所做的最大、最彻底的一次探索。它在心理叙事、摄影技巧、视觉节奏、电影剪辑、室内剧电影等上所做的实践和探索,许多都是我们今天的电影人和电影观众所无法想象的。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包括法国印象主义叙事,德国抽象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室内剧、街头电影,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等众多的电影流派。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创造性和前卫性,一直影响到我们目前的一些实验电影和小规模的独立电影制片。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二次电影美学革命。它对世界电影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其鲜明的美学特征如:采用实景拍摄、提倡编导合一、强调电影的纪录性、运用长镜头和非职业演员等等,至今仍然影响着众多电影和电影人。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大师有:罗西里尼、维斯康蒂、德·西卡、德·桑蒂斯等。其代表作品我们也大都耳熟能详:《罗马十一时》、《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访的城市》等。当代电影大师费里尼、安东尼奥尼也是新现实主义的继承和演变者。至于目前在世界影坛上炙手可热的伊朗电影,以及中国导演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宁赢导演的《找乐》、《民警故事》等都深受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诞生在1958年的法国“新浪潮”,是一次划时代的“作者电影”运动。所谓“作者电影”,就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在《电影手册》杂志上首次提出的:一部影片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导演而不是编剧,一个导演如果在他的一系列影片上显示出某种一贯的题材和风格特征,他就可以称为自己影片的作者,这些影片则被称为“作者电影”。 法国“新浪潮”的著名导演如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等,首先聚集在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周围,以青年电影评论家的身份走上影坛,执起导演话筒。他们针对当时法国流行的按照陈规俗套拍摄的商业影片,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主张:选择非政治性的题材;采用全新的自然主义的摄影风格;启用大批年轻的非职业演员;采用快速剪辑方法等等。“新浪潮”的代表影片有:《四百下》、《二十岁的爱情》、《夫妻生活》、《精疲力尽》《表兄弟》等。 从电影观念上看,法国“新浪潮”同二十年代先锋派电影运动一样,向传统电影观念发出了尖锐的挑战,对低级俗套的商业电影进行了有力的打击。从电影形式上看,法国“新浪潮”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有较多的相同这处,但在电影主题和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新现实主义”带有较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新浪潮”则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这也就是“新浪潮”在世界各国影响更为深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