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型”教学结构改革及中专“3+1”教学模式实验是我们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内在规律,改革现行中专教学体制,变单一的教学结构为科学的“立体型”教学结构的一项实验。这项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迄今已初步形成了体现中专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普通中专教育是50年代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担负着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的中等技术人才的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中专学校受旧体制影响较深,计划、大纲、教材几乎全国统一,缺乏针对性;课程设置多年一贯制且内容陈旧现象严重,过份重视理论,强调学科体系化,忽视学生未来职业所需各项技能的培养;教育效能较低,毕业生走上岗位后缺乏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这些都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中专教育提高效能的要求不相适应。 攀钢冶金工业学校是一所企业办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初期我们就把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企业生产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摆在首要位置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了多种尝试和探索。 在深入现场进行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现场急需我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事实上企业所需的中专生必须要担当起“常规工艺、常规管理和常规业务的实施人员”的角色,要培养这个层次的技术人员仅仅依靠强化理论,忽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把中专培养目标逐渐拉向普通专科的培养目标是不明智的。1984年后我们在全校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在这一改革实践中我们又面临几个问题,一是理论与实践争时间;二是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关系;三是继承传统与改革之间的关系。 随着教改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教学作为一种系统工程,其成效虽与教学人员的队伍建设有极大关系,但其效能还受构成教学结构的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教学的成效,不仅取决于目标系统,同时受制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教师队伍建设早已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必须花大力气改革教学结构,才能大幅度提高教育效能。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虽形成一定范围的共识,充实了相当的软、硬件,但收效不大,实践证明小改小革虽能带来一定的效益,但终究不能形成气候,必须走整体改革之路。1985年,我们初步形成了“立体型”教学结构整体改革的思想,正式提出“立体型”教学结构的刍型。这一思想的本质是从企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和中专的培养目标出发,注意探求其对教学内部各要素的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使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1987年国家教委在北戴河召开中专教改座谈会,对中专的培养目标、知能结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明确的答复,会议特别强调了“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全面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强化实践带动整体”的改革信心。1988年初,我们对“立体型”教学结构的内涵规范为:“‘三个坚持’与‘三个突出’相结合”。即“坚持严格训练的传统特色与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相结合;坚持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与突出实践教学的独立地位相结合;坚持以搞好教学为前提与突出科研、生产和技术服务的开展相结合”。 二、“立体型”教学结构的几个基本观点及中专“3+1”教学模式实验的假说体系 “立体型”教学结构是一种简称,是指由教学活动的三个主要方面所构成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种控制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效能的教学形式。其重要观点如下。 1.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的观点 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其内涵是指开发和利用种种现代化教学物质条件以强化学习效果的一种系统方法。 “立体型”教学结构认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日益加速,社会对中专生要求日益提高。如果仍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不可行的。包括广播、电视、录相、投影仪、计算机、微电脑、传感器等在内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则为教学质量的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开辟了有效途径。 “立体型”教学结构还认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从根本上缓解传授知识总量增多与学生精力有限、有效教学内容增多与课堂时间有限的矛盾,从而提高教育和教学效能;而且把传播信息的三种载体(语言、文字、图象)联系起来了。这对于适应信息时代,迎接信息革命挑战,提高学生认识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2.突出实践教学的独立地位的观点 突出实践教学的独立地位的观点,是“立体型”教学结构的重要观点。其内涵是指以专业技术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即根据岗位对能力的需求,改变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庸地位的陈旧中专教育弊端,强调实践教学在中专教学中的独特作用,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立体型”教学结构认为,之所以有一部分中专学校(包括我校在内)毕业生不受现场欢迎,并不是因为学生文化素质差和专业理论知识少,而是因为学生实践技能差。一个中专毕业生应能发现、分析和解决生产现场中的常见问题。在学校可以通过大量的、系统的、与生产现场实际紧密相联的实践教学来培养这种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教学的强化,也使学校培养人的全过程始终与企业和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 3.突出科研、生产和技术服务的开展的观点 “立体型”教学结构认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迅速被采用的今天,学生学习的时间,既不能延长,又不能不顾一切地增加学生学习负担。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而达到这一目的的较好途径即是让学生在在校期间就参与科研、生产和技术服务,在企业及社会实践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生产意识、现场意识并形成他们未来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