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随着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以及新型职业、岗位群的不断涌现,需要大量的掌握某一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型、技艺型高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复合型、技艺型人才已迫在眉睫。五年制技术专科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九年的办学实践证明,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五年制技术专科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鲜明的职教特点 我校创建于1953年9月,原是部属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85年被国家教委列为教育改革试点单位,试办五年制技术专科。学校采用“四五套办”的培养制度,即招收与重点高中同一录取分数线的初中毕业生,前两年按中专教学计划组织学习基础课和一些专业基础课,然后按学习成绩及综合表现择优选拔部分学生升入专科,学制三年,对完成大专学业,考试合格者,发给由国家教委验印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未升入专科的学生,继续按中专教学计划再学习两年,完成四年制中专学业,毕业时获得上海市教育局颁发的中专毕业证书。 我校在试点过程中,进行了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实践、实用;对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标准,不过份强调理论性、严密性和系统性。五年制技术专科以中专教育为基础,由于在前两年的基础课程中学校就开始贯彻为专业服务的精神,专业教学内容适当提前,并组成综合课程,实践性环节得到增强,故在专科教育阶段则以加强技术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主。这样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安排培养出的人才,可具有职业性、定向性、应用性的技术人才的特色。 由于我校师生都十分明确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性质,故教师不照搬普通专科的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并突出职教特色;学生们则充分做好到生产第一线工作的思想准备,毕业时很少发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 二、技术专科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工艺型人才 按照培养目标,学生在五年内接受专业思想教育,“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大量实用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毕业后在生产第一线岗位上能迅速地发挥其才能。这是一条培养基层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捷径。 在五年教育中,工科类专业共有3800-4200学时,除去文化基础课后,尚余2100学时,与普通大专只剩1300学时相比要多800学时。我们利用这些时间着重实施“三个加强”的工作,即加强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加强学生对新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获得比普通专科生更多的实际技能。 1、加强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从基础英语,科技英语到专业英语形成体系,坚持五年内外语教学不断线。复合型专业主要是工业外贸,要求学生既具备机电专业知识又具备外贸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因此,安排机电课程1000学时,外语课程1342学时(含中专英语280学时),外贸课程842学时,并要学生取得四级英语、英文打字和计算机操作三张证书。在选拔机电外贸班的学生时,要经过笔试、口试两关,激励学生学外语。通过这些做法,学生的外语水平大有提高。1993年,我校有198人参加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虑,*通过67人,其中8人优秀;报考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考试64人,通过29人,其中优秀3人。 2、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校注意抓实践应用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电气自动专业,实验单独开课、单独考核,实验时数增加了28%。与普通大专相比,实习时数增加17.2%,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周数增加35%。该专业的一年级学生,在《电工电子技术Ⅰ》结束时,自己安装万用表,一直使用到毕业。二年级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技术Ⅱ》时,安装充电器。课程设计时,既动手设计计算,又动手实际制造,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了。而生产实习则结合生产实际,建立了厂校共建的实习基地。毕业设计时,90%左右学生下厂结合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设计。 3、加强学生对新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必须使学生尽快掌握新兴技术。因此,学校努力增设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课程:电专业有“数控系统”、“数控机床”、“微机绘图”等,机专业有“机械制造新技术”,基础类的有“应用数学”、“应用物理”、“情报检索”、“公共关系”等等。 三、“套办”的试点取得了中、高职衔接的宝贵经验 我校试办的“四五套办”,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方式。通过九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这种模式将两种学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它们同属职业技术教育的体系,学制相关,教学内容相互衔接。四年制中专是五年制大专的基础和前提,五年制大专是四年制中专的提高和发展。二者的培养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应用型、工艺型的人才,但人才的培养不在同一层次。技术专科与中专套办并存,促进了课程体制的改革,为中、高职教育加强衔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统一设计大、中专课程体系,逐步优化教学计划。我校大、中专教学计划是统一制订的,目标、层次较清晰和统一;同一门课设计适当教学单元,区别和衔接了大中专教材,电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综合课程,适当划分模块分段实施,螺旋上升,以电工电子技术综合课程为例,将物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工厂供电四门课中有关内容综合,划分为三个模块,分别在中专一、二年级和大专一年级开设,使学生一年级就接触专业基础和技能训练。由此,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三门综合课程、一个理论模块和七个实验模块来代替,从而使教学计划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