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在全国中专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继续在中专学校试办五年制的高职班。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地位如何?人才培养规格,办学特色又怎样?笔者就此抛砖引玉。 一、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较高层次,培养既懂生产技术,又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员类人才。学历层次与大专相同。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地位如图所示: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是根据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艺型、操作型专门人才这个目标来确定的。 1.高职人才的实践能力应高于中专,特别是某一专门技能须高于专科和本科。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培养是高职人才的突出要求。 2.高职人才的理论知识略高于中专,重点突出某些专门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一专多能,强化知识在现场中的应用。 3.高职人才应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具有掌握生产工艺、主持生产运行,解决生产第一线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的能力;二是熟悉专项设备的结构、性能,具有吸收新技术,改造旧设备,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三是具有良好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才能。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专科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非学术性。因此,培养非学术性人才是其发展的目标所在,团结培养目标形成特色,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质量,以特色求适应是高等职业教育所追求的办学方向。 1.服务面向的社会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全国重点中专为依托,但服务面向要进一步拓宽。既要突出服务面向的行业性,又要突出服务面向的社会性,且把社会性作为服务面向的一条主线,使高职教育主动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招生对象的灵活性 高职教育的招生对象实行“三军并存”制,既要招收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又要招收应届中专、技校、职中生,还要招收一定数量的,有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根据入学的实际文化水平和职业岗位的要求,采用弹性教学制,弹性学制,全方位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3.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多样性 高职教育要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和课程,学生入学后有对专业和专业课程进行再选择的一定自由。专业的划分趋向于模糊,代之而来的是在“宽基础,大口径”之上的朝着某种专门化而组成的大量课程模块,以此来形成多样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特色。“模块”应随社会的需求变化而变动,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多样化的职业变迁。 4.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它的实践技艺性。因此,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践技艺性教学计划的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的合理分配,实践技能训练课程的开设等。通过实验、实习,培养学生操作各种仪器设备、工具、量具的实际技能;通过一定的综合练习、课程与毕业设计,现场组成与管理、计算机操作、外语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就是要求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要,强调生产技术与技能知识的应有,强调现场技术与新工艺的学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仅体现在专业课程上,而且体现在基础课程和技术基础课程上。以“实用”为原则,优化课程和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