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专业目录的制定颁发 为在新形势下做好这项工作,教育部在近几年来组织行业、地方各方面专家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对各地各行业在专业建设方面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认真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教育部职成教司制定颁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1.《通知》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制定工作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2.《通知》确定的专业目录制定原则为:①专业目录应适用于高中阶段实施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应严格把握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对于不宜由中等职业教育承担人才培养的专业不列入本目录。②专业的划分应与国家产业分类、职业分类相适应,同时,应符合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特点。③专业的业务范围以宽为主,宽窄结合。一般一个专业应覆盖一个职业岗位群,考虑到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和学生就业的需要,在业务范围较宽的专业下可以设置若干专门化;对于少数有特殊要求并有较稳定人才需求的职业领域,也可设置职业针对性较强的专业。④专业目录的制定要坚持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要在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基础上,适度超前考虑未来经济发展和职业分化的需要。⑤专业名称的命名要准确、科学、规范,体现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内涵等。 3.突出行业参与,明确专业目录制定工作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领导,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及相应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起草与本行业业务范围直接相关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草稿。 教育部职成教司组织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制定工作专家组,对各行业、各地上报的407个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草案进行汇总。并同时与有关行业的专家进行了沟通、协商,征求修改意见,经过整体优化整合、统一格式体例,形成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由说明、专业目录、专业简介三部分组成。目录分为:农林类、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土木水利工程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医药卫生类、商贸与旅游类、财经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社会公共事务类和其它类等13大类,共有270个专业和若干专门化举例。其中建议修业年限为3年的184个;建议修业年限为3-4年的84个;建议修业年限为6年的2个。专业简介中明确了培养目标、建议修业年限、业务范围、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专门化举例等。 二、新专业目录的特色 1.培养目标明确。 专业目录在培养目标中淡化了干部与工人的界限,强调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较好地落实了中等职业教育确定的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初中级人才的培养目标。例如“建筑设备安装”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建设设备安装操作人员和基层技术管理人员,不再使用或培养中级技术工人,或培养初中级技术人员的表述形式。如:“社区医疗”,因行业对人才学历要求提高,没有收入本目录。对教学内容中,学科性过强,要求掌握“××学”的课程内容,都做了相应的调整。 2.适用性强。 这次专业目录制定过程中,专家组认真调查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历史与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总结吸收了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经验,淡化了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几类中等职业学校的界线,形成了我国第一个适用了实施高中阶级学历教育各类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 3.学制以三年为主。 按照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的基本学制为3-4年、以3年为主的要求,新专业目录中3年制专业占70%左右,部分专业学制为3-4年。为有利于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通知》采用“建议修业年限”来表述学制。 4.专业划分与国家产业分类、职业分类相适应。 本目录每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都明确表述了应覆盖的产业和职业岗位群。本目录的259个专业所培养的人员能够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第二、三、四、五、六大类中的约千余个职业岗位,适用范围广,针对性强。 5.专业的业务范围以宽为主,宽窄结合。 本专业目录在大类下直接设专业,淡化了行业管理的界限,对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基本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跨行业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归并与调整,在服务口径较宽的专业下允许设置专门化,并列出了若干专门化举例。例如“会计”专业,就涵盖了上报的十多个分行业“××会计”专业。对一些有特殊要求并有稳定人才需求的职业领域,也设置了一些职业针对性较强、专业面相对较窄的专业。如涉及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少数专业。 6.坚持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21世纪初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就业比例增幅较大的产业,以及用高新技术改造和重组的产业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同时,为满足新兴产业的需要也设置了一些新的专业。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7.专业名称科学、规范,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反映职业教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