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部地区大都属山区,是海南岛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中上游区,它既是革命老区,也是海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因此,加快中部开发,不仅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安定十分重要,而且对促进海南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建设乃至整个海南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转变观念,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观念陈旧、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落后、文化素质低,是制约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致命因素,也是造成中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没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原因。因此,中部开发当务之急是加快观念的转变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观念的转变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应在这方面做好短期和中长期的规划,并加以落实。短期方面,应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文化和技术培训力度;长远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一方面防止再产生大量的新文盲,一方面为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力。 二、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扶持中部地区的发展。海南省委、省政府对中部开发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海南中部地区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海南中部地区发展2000年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贯彻落实。加快中部地区开发,一靠政府,二靠投入,包括资金和人才的投入。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大中部招商引资的力度,增加开发建设的投入。要建立一个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补偿机制,加大对中部地区市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每年都要安排一些效益好、牵动效应强的项目在中部地区建设,以项目建设来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要采取多元化投入的方式,以公路建设和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快中部地区交通、水利、供电、通信、广播电视和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中部地区的投资环境。特别是要加快海榆中线的改造进程。要在中部地区有选择地建设一些大、中型水库,使之具有涵养水源、供水、供电、灌溉、防洪等综合功能,既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要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真正把农村的电价降下来,拉动农村市场对家用电器的消费需求。要增设移动通讯基站,扩大移动通信在中部地区的覆盖面。要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使广大农村的农民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要加强城市的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加快城市的“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建设。 四、加大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要充分利用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农民为主体,围绕种、养、加、销一条龙,大力发展中部地区生态型的特色农业,重点发展橡胶、槟榔、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加快发展优质米、名特优水果、反季节瓜菜、淡水养殖、热带花卉、林业和牧业经济,充分发挥海南农产品的季节、品牌和无公害的三重优势,不断开拓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使中部地区的农业在结构调整和市场开拓的进程中不断得到优化升级。工业的发展,一是要大胆对现有的国有小企业进行改制,实行民营化,盘活现有国有资产;二是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创办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矿产资源加工业;三是增加产品的高、尖、精技术含量,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发展生化制药、电子信息产品等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中心,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效应,培育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中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地山青水秀、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民族风情浓郁等优势,把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到生态旅游和民族风情游上,使旅游业的发展既能达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当地人民群众更快更好地脱贫致富的同时,又能达到保护水资源、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之目的。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1999年,中部6市县非农业人口23.72万人,城市化水平为19.95%,低于全省25.4%的城市化平均水平,比建省前的1987年仅提高2个百分点,而全省平均提高5.6个百分点,这说明中部市县的城市化进程缓慢。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可以使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搞活流通,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以,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提高中部市县城市化水平,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但由于中部市县财政乏力,因此必须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创造一个鼓励外商、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洗脚上田”,到小城镇建房、经商。小城镇建设林从长远着手,搞好规划,要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 六、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依靠人才发展中部地区经济。振兴经济靠科技,推动科技进步靠人才。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更是在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人才严重不足是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大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的力度,制定和实施对优秀人才有较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良好社会环境,是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措施。第一,中部市县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把现有的人才留住。第二要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更优惠的条件把人才引进来。第三,要分期分批选派中部市县的干部(包括村委会一级的基层干部)、科技人员到沿海发达市县挂职锻炼或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培训。第四,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使用力度,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第五、要把近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妥善安排好,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为开发中部的一支新生力量。第六,要加大农村科技培训力度,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用农民身边的典型教育农民,用“能人”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