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中央提出我国经济的“两个根本转变”以来,有关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文章颇多,涉及面也很广,但深入分析和阐明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社会经济后果的,似尚未见。这里,来一点拾遗补缺,专门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粗放型和集约型。前者是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来达到经济增长;后者则靠提高效率和质量,实现经济增长。如作进一步的细分,它们还各有“完全”(完全粗放型或完全集约型)和“为主”(粗放为主型或集约为主型)之别。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粗放型和完全集约型比较少见,常见的是粗放为主型和集约为主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其社会经济后果或者说影响大不一样。下面就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 考察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后果,应当首先关注它们对环境(这里主要指自然环境)的影响。因为,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发展的可持续与否。实践表明,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迥然不同。 (一)环境破坏抑不破坏 所谓环境破坏,是指人为造成的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如过量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酷猎滥捕造成某些物种的急剧减少甚至灭绝,垦草开荒造成土地沙化,围湖造田使水资源遭受破坏等。 实行粗放型增长方式,投入多,产出少,单位产品(值)的资源消耗量大;加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占优势,特别是由此形成的粗放经营思想和习惯,更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各种资源,首先是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多。在市场规律作用和追逐利润的驱动下,对自然资源的滥采乱伐就成为难以避免的必然。结果,煤、石油、各种金属矿、非金属矿等不可更新资源日趋枯竭,水、土壤、动植物、微生物等可更新资源也因超越其恢复、更新速度而绝对地减少,趋向萎缩。由此,环境遭破坏,而且越来越严重。 与此相反,实行集约型增长方式,效率高,耗费低,单位产品(值)的资源消耗量小;加上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经营管理严格、科学,扩大再生产对自然资源的追加需求量相对地小。因而能够较多地注意和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对不可更新资源进行精加工、深加工、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它们的效用(能),并努力寻找其替代品,减少采掘量,以延缓不可更新资源的枯竭。对可更新资源,则注重“采”“养”结合,边“采”边“养”,以“养”保“采”,形成和保持良性循环。这样,就可以避免环境破坏。 (二)环境污染抑不污染 社会经济活动,物质生产,不可能没有废弃物。问题是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数量,即通常所说的“三废”排放置是否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 在粗放型增长条件下,由于经营粗放,加工粗糙,浪费严重,资源消耗量大,废弃物特多。而且乱排乱泄,乱堆乱放,日积月累,大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随着污染范围扩大,污染程度加深,后果也越来越严重。例如,日本发生的足尾铜山事件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早在一个世纪前,足尾铜矿山的废水排入农田,使土壤铜量高在200ppm,铜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形成稳定的铬化合物,破坏根系的正常代谢功能,引起植物的生长障碍,使太阳能和构成生物有机体的物质元素在生物间的流动受阻,结果水稻株高仅10cm,造成严重减产。后来,类似情况又一再发生,终于使矿山周围的大片农田沦为不毛之地。 与此相反,在集约型增长条件下,经营管理严,加工技术精,资源合理利用,“三废”排放量少,又注重保护环境,从而可以避免环境污染。 (三)环境保护抑不保护 环境保护,包括对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的事前预防和事后的治理两个层面。从上面已经谈到的情况看,在粗放型增长条件下,要完全避免环境破坏、环境污染是不现实的。至于要对已经造成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则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持和技术保证。即使有心治理,也无能为力。反之,在集约型增长条件下,则既能防患于未然,又能对业已被破坏、被污染的环境的治理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和技术保证,从而收到积极的良好成效。 西德莱茵河的污染和治理便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莱茵河是西德的重要内陆水道。由于战后西德工业恢复和发展很快,每天有5000~6000万吨工业和生活废水,带着大量有害物质排入莱茵河,使莱茵河的水质一年不如一年,莱茵河成了欧洲最大的下水道。从60年代起(请注意:西德正是在60年代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西德政府开始治理莱茵河,他们修建了100多个污水处理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量为260万吨到390万吨,使排入莱茵河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60 %以上得到处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莱茵河的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部分河段的污染大大减轻,鱼类又恢复生长了。 这里顺便指出,环境破坏、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惊人,治理所需费用相当巨大,但其回报也很丰厚,并非“得不偿失”。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7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发展的文告说,全世界每年因沙漠化而损失的土地为6万平方公里,生产方面的损失达60亿美元。 要避免这种惊人的损失,完全阻止沙漠的蔓延,所需费用每年约4 亿美元,而所产生的利益每年约13亿美元,是所需费用的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