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是当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农村出现了农产品产量相对过剩、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现象。面对即将入世对农业产生的冲击,小村如何适应大市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农民收入稳步持续增长已经成为摆在我们农业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笔者对全国固定观察点武家庄村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就同类型农村经济结构在调整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剖析。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轨迹 武家庄是太谷县的一个偏小村庄。该村距县城3公里,属高水肥区。现有农户76户,281人,174个劳动力,603亩耕地, 是一个传统的纯农业村。改革开放20年来,该村进行过多次经济结构调整,虽在不同时期取得一定成效,但全都未真正达到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其长远效益并不明显。 (一)经济结构由一元型结构发展为三元型结构 表1 武家庄经济结构演变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目 经济 农业 非农产业 年度 总收入 畜牧业 种植业 运输业 收入比重收入 比重收入比重 1984 19.2 5.1 26.611.6 60.40.36 1.9 1990 60.7 19.930.820.2 31.30.6 1.53 1995 95.7 10.310.95153.617.418.7 1999 93.7 13.914.94952.35.2 5.5 项目 劳务业其它 年度 收入 比重 收入比重 1984 0.3 1.6 1.8 9.4 1990 0.75 1.2 19.221.2 1995 3.1 3.2 13.313.9 1999 16.7 17.9 8.9 9.5 由表1可见:①该村1984年种养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87%,这说明,1984年以前该村基本上是以种殖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经济结构。到1990年,该村养殖业收入与种植收入基本持平,在农业内部形成了种养并举的良性循环结构。②到1995年底,全村运输业收入已超过畜牧业收入,成为一大产业。当年种养、运输业收入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83.2%,这表明该村的产业结构已演变成为种养、运输相结合的二元型结构。③到1999年,该村外出劳务业收入达16.7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17.9%,成为仅次于种养业的一大产业。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外出劳务业在该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说明目前该村的经济结构已演变成种养、运输和劳务业相结合的三元型结构。 (二)种养、运输和劳务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武家庄经济结构不仅由一元结构调整为三元结构,而且在种养、运输及劳务业各业内部结构上也进行了调整。 1、种养业内部结构。 (1)种植业内部结构。 表2 武家庄种植业结构变化情况表 项目 1984 1990 1995 1999 合计 粮 经 菜 合计 粮 经 菜 播种 亩 84069933108 84365623 164 %10083 4 13 10078 319 收入 万元 11.6 8.25 0.66 2.69 16.51 11.28 0.83 40 %10071 6 23 10068 527 合计 粮经 菜合计 粮 经 菜 播种 亩 770 47960 321806 37499.5 333 %100 62 8 30 100 47 12 41 收入 万元 51.31 26.37 7.87 23.07 49.2 17 7.2 25 % 100 51 4 45 100 34 15 51 由表2可看出种植业内部的变化: ①粮田面积缩小、菜经面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呈持续下降状态,1999年比1984年净减325亩,减少46.5%;而从菜经播种面积看,1999年比1984年净增291.5亩,是1984年的2.1倍。粮、菜经间的比例由1984年的5:1调整为1999年的1:1状态。这个变化是农民根据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等情况,本着取得经济效益而做出的选择。 ②粮、经、菜收入比重发生明显变化,蔬菜业成为支柱产业。粮食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84年的71%下降到了1999年的34%;经济作物的收入比重,在前两次调整中基本持平,而1999年是1995年的2.75倍,这种突发性的变化得益于太谷县色素产业的兴起,该村部分村民种植了万寿菊和色素辣椒;蔬菜收入比重由1984年的23%上升到1999年的51%,其收入比重超过了粮食收入比重,这说明蔬菜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2)养殖业内部结构。养殖业是武家庄的一项传统产业,它对市场经济反映最为敏感。1984年以前畜牧业主要是以家庭捎办饲养猪、羊、家禽为主,当时养殖业只是种植业以外的一种辅助性生产,其收入只占总收入的8%左右。从1984年到1999年的16年间, 该村畜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崛起、高潮、平稳发展三个阶段。(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