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人们所知,基金在社会保险运作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养老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养老基金),由于数额巨大和影响广泛,更是为人注目。事实上,它的健康成长已不仅事关养老保险本身的生存,且更是牵动着数千万退休职工的心,因此将它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予以倍加重视关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上海是199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养老保险改革的,由于当初收缴情况较好,再加上基金运作回报率高,所以几年来基金运转正常,除能满足给付需要之外,还有部分积余,所以较好实现了“部分积累制”的预期目标。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动和保值增值的困难,养老基金的状况已是每况愈下。1999年更是第一次出现了收支赤字,缺口为7 个亿,且这种状况更有扩大趋势,今年的赤字预计将达30~50个亿,这使早先几年积累下来的基金迅速减少,由于预计明年赤字还将增加,因此基金的压力剧增已是不言而喻,照此速度填补缺口,目前的积累估计在2~3年内将完全耗尽,到时不仅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之——“部分积累制”将名存实亡,而且政府财政将被迫背上沉重负担。此外,由于基金积累主要来自个人帐户,积累的耗尽意味着职工的个人帐户只有记帐额度而无资金,实际形成了十足的“空帐”局面……。如此等等,已足见上海的养老保险所面临的形势是多么严峻。特别令人不安的是,这种状况是发生在上海老龄化高峰远未到来之际,因而愈发使人担忧。上海的状况不过是全国的缩影,许多地方比上海的情况更严重。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统计,早在1998年全国养老基金就已出现赤字,收不抵支53个亿。1999年收支缺口更猛增至150多亿元。可见, 养老基金陷入困境在全国已具有普遍性,目前应是对这种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的时候了,否则后果难以设想。本文意在通过上海现状分析,能为我国养老基金走出困境寻求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对策思路。 一、引起养老基金走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正如前述,上海的养老基金曾经有过较快发展,基金的积累额在全国也数度名列前茅,但事隔不久却发生逆转,前景也显危急,究其原因,应该说既有客观又有主观的因素: 1.退休人员急剧增加。上海的老龄化率和人口老化速度, 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从而导致退休人员急剧增加。 1998 年底全市退休人员达220.4万人,比1992年净增54.8万人,即以年平均增长4%的速度迅速上升,预计到2010年上海的退休人员数将达320万人,即比1998年净增100万人;到2025年预计退休总人数将达420万人的高峰。因此, 退休人员剧增是养老基金支出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在职人员趋于减少。这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减员增效的结果。据统计1998年底上海市在职职工为412万人, 比1993年的490万人减少78万人;二是新成长劳动力也减少。 城镇新就业人数已从1980年的21.36万人,减至1998年的18.33万人。今后这种趋势将延续,预计进入新世纪后的后五年要比前五年减少21万人。由于缴费人员的不断减少,给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带来真正的威胁。 3.工资增幅明显下降。养老基金的征缴基础来自职工的工资,只有较高的工资增幅,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据统计, 1992 年到1996年的四年间,上海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25.9%,所以这几年工资增长快,使养老基金得到较好充实。但是,1997年到1998年的二年间,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明显下降,仅分别增长7.1%和5.6%,从而也从一个侧面影响了养老基金的增长。 4.在职缴费年限缩减。以下三种情况是主要原因:一是考虑解决下岗问题而推出部分提前退休措施,全市仅此就有20余万人提前5~10 年进入退休人员行列;二是为了推迟新生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而采取延长教育年限的就业预备制,从而缩短了这部分人的在职缴费年限;三是因失业和下岗等原因,而导致一部分人员缴费的中断和减少,今后即使再就业,实际也使他们在职的缴费年限缩减。 5.退休受益年限延长。相对于上述在职缴费年限的缩减,由于社会平均余命的延长,高龄化现象突出,从而使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延长。上海市民目前平均寿命,男女分别已达到76岁和79岁,这使原先养老金支出设计以10年计,显然已大大超过,这也构成了养老基金支出受到人口寿命影响的一个重大变数。 6.社会赡养率大幅增加。由于上海的老龄化率已高达19%,仅以1999年为例,上海参加养老保险地方统筹的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的比例为0.52∶1(全国为0.27∶1),今后由于退休人员增加比在职职工增加要快得多,因而社会赡养率还会继续提高,预计2010年将高达78%,这无疑将使养老保险费用支出直线上升。 7.运作回报率迅速降低。通过基金运作,使所获增值部分成为基金的有力补充,已成为国际潮流,国外养老基金中资产运用收入所占比例,有越见提高的倾向。上海养老基金的运作,曾一度获得18%的高回报率,但从1996年起便因外部环境改变而逐年下降,尤其是按中央规定全部购买国债和存入财政专户后,基金收益低及2%甚至以下, 实际已无增值可言,这使养老基金少了一块重要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