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东西部经济的差距和矛盾,已日益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条件已经成熟。 加快西部开发的重要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宏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经济全方位增长,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扩张规模、经济结构转变升级和人民生活提高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近十年来,由于政府宏观政策适度倾斜,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提高,有些重要指标甚至高于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逐年加快,1998年东部地区增长19.5%,西部地区增长31.2%;1999年第一季度,西部投资增幅达35.4%,高出东部一倍以上。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东西部的经济差距正在扩大。例如1978—1997年,在全国GDP中所占比重, 东部地区从52%上升为61.4%,西部地区则从17%下降为14.8%。人均GDP 差距也逐渐拉大。改革开放初期,西北各省区人均GDP高于福建, 其中青海甚至高于广东。但到1997年全国人均GDP为6392元,西部人均GDP仅为4009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7%。1998年广东、福建人均GDP 都已超过10000元,西北五省区除新疆达到6435元,其余各省区均不到4500 元,相差达一倍以上。改革开放以来,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实行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但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指出:“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关系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央在世纪之交适时地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协调地区发展,逐步实现从先富到共富的目标。 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充分利用西部资源优势,实现东西部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西部十省市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占全国57%,草原面积占全国55.9%,森林面积占全国36%,而人口只占全国1/4。全地区未开发土地达8亿亩,开发潜力极大。 在矿物资源方面,全国已发现的160种矿产中,西部均有发现。其中钛、铜、 汞、铅、锌等30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煤的贮量占46.8%,钾的贮量占96.7%,水能资源贮量地区的优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地区合理分工,增强国家经济发展后劲,加快西部开发十分必要。 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扩大内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状况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从物质短缺转为相对过剩,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从供给不足转为有效需求不足,近几年更有从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的趋势。至1999年底,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和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均已连续下降27个月。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在内的社会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是一个大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高于出口需求。尤其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价格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变化无常的情况下,以扩大内需为主,也是降低经济风险的重要措施。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扩大内需。一是西部开发需要修建公路、铁路,发展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从而需要大量投资,增加投资品的需求;二是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随着西部开发,城市化速度加快,城镇的建设也需要大量投资;三是随着西部的开发和工业化、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消费品的潜在市场将转化为巨大的现实市场。 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当前,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相当大。1998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为10.68%,陕西为5.10%, 甘肃为3.82%,青海为4.50%,宁夏为7.07%,新疆为6.96%, 平均比全国水平约低4个百分点。西部大开发,必然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增加本地区城乡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为改善居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条件。 加快西部开发,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政治团结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步伐,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各族人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无疑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进而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西部开发的基本原则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业,是需要统筹兼顾、长期奋斗的跨世纪工程,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打破经济技术梯度推移理论的束缚,敢于跳跃式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着梯度推移观念,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只能从东到西,一步一步推移。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地区经济的发展,完全靠国家投资、政策支持,只能按国家既定计划梯度推移。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地区不必“等”和“靠”,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力量,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凡是能够抓住机遇,发挥自己优势的地区,就能比其他地区更快发展起来,甚至可以超过原来经济发达的地区,实现跳跃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