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新形势 西部大开发是在我国成功实施沿海发展战略的情况下发动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调整了区域经济政策,实施沿海发展战略。2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既大大加快了沿海地区发展的步伐,又通过沿海地区的示范、扩散效应,促进和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世纪之交,我国面临着经济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艰巨任务。因此,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资源的投向将继续倾斜于投资环境和利润回报都比较好的地区和产业,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近期仍将进一步扩大。 对比影响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不难发现,除地缘区位因素不可逆转、政策因素正在不断调整外,有三种因素将长期制约和影响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是基础环境因素,包括交通、通讯等投资环境以及水土流失、风化沙化、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这些方面历史欠帐多,开发成本大、期限长,常常与开发和发展之间相冲突,互争资金,短期内难以扭转。二是边疆和民族因素。我国是一个地域宽广的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边疆问题和民族问题在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与该地区民族的生活习惯与传统高度相关。要从根本上把由历史发展延续下来不利于现代经济发展的习惯与传统扭转过来,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三是社会发育程度。沿海地区商品经济萌芽较早,人们的商品意识较浓,商业交换行为频繁,市场经济较为发达。正是因为有市场活动的有力刺激和推动,建国以前沿海地区就积累了比西部地区丰富的生产力和社会基础,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经济突飞猛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各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行为如雨后春笋,为全国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模式与经验。而与此相反,西部地区的生产活动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产品交换范围狭窄,市场活动比较简单,市场发育的整体水平低下,其结果导致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缓慢滞后的状态。这不仅表现在改革开放前西部地区自然经济和小生产的行为方式根深蒂固,对封闭、保守和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生活习以为常,对市场活动的接受程度很低,而且表现在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总体上改革步伐慢,改革力度和深度远不及沿海地区。 西部大开发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八十年代初期,沿海地区率先改革开放,其主要目的就是在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发挥沿海地区的优势,通过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而西部地区大开发既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它也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需要。从世界政治经济的总格局来考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大国,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无论国际形势如何,是紧张还是缓和,我们都不可避免处于世界潮流的旋涡之中。 “科索沃”战争以及我驻南使馆被炸,一方面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民族繁荣关系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另一方面也告诫我们,必须尽快提高综合国力,尤其是提高国防军事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许多资源和原材料属于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我国军事实力的基础;同时,经过“一五”及大小三线建设,国家在西部构成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枢架和体系,西部已成为我国军事后方基地。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既要改变老、少、边、穷地区的落后面貌,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基础,从国际政治局势变化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出发,发展国防工业,发展边疆和民族地区经济,维护国家政治社会稳定。 西部大开发面临着产业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采取的是外延式即数量扩张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当时面对巨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产业进入十分容易。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发展已转入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阶段,大多数传统产业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产业进入相对困难。二是原来我国产业布局的区域分工是比较清晰的,即中西部地区以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为主,东部地区以深加工为主。但后来由于盲目追求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区域分工格局被打乱。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尤其是国家给予沿海地区的特殊政策优惠长期缺乏产业差别,既没有实现沿海地区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也没有实现沿海地区那些能耗高、用料多、档次低的传统产业和一般加工产品向内地转移扩散,反而各地竞相发展本地区的短缺产业和价高利大的加工产业,造成我国地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其结果是沿海地区迅速发展了一批缺乏直接原材料供给、能源消耗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钢铁业、机械、化工业等,这样面对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空间基本充实、产业发育水平较高的现实,这些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已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昔日为国家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大多数都处于亏损或停产状态。三是近几年来,随着沿海地区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迅速上升,沿海一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业已开始出现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但是由于受西部地区资源条件的限制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依然很低,产业发展的空间仍然比较狭小。 分析现阶段的市场形势,可以看到,2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供应充足,总体上已从80年代的短缺经济逐步转入到相对过剩经济。在这种买方市场下,地区经济的竞争力不是体现在产量上,而更多的体现在品牌、质量、价格与服务上,因而对于西部那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企业来说,要想获得发展的需求空间不很容易。从世界范围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使国际国内竞争融为一体,表现在市场、消费形式和竞争的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如果近期我国能够加入WTO, 届时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因此,与80年代以来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大开发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