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如能正确把握农业投入机理,逐步增加社会各方对农业的投入,建立起农业发展的积累投入机制,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成就与方向 90年代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经营体制的第二次飞跃,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据统计,1995年我国新增国内生产总值占15.14%;在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中,农业的贡献率为1.54个百分点。199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7%,1996年粮食产量达到9600亿斤,肉类产量达到5815万吨,水产品产量达3085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加0.6、5.9、5.6倍,人均产量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在近20年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总量中中国大约占1/3。1996年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12628亿元,比1978年增长10倍。农民人均收入1996年为1926元,比1978年增长3倍,农民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目前,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各地除形成一批具有地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如粮食、油料、果品、蔬菜、畜牧、水产养殖业等之外,全国农村已建立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各种专业技术服务协会140多万个,广泛地分布于农村各个领域。 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看,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第一,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业产业化需求的增长;第二,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生活奔小康对农产品消费的急需;第三,能够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企业效益和国家财政税收;第四,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6年我国农村人口为8.6亿,农村实用劳动力约为4.5亿,其中剩余1.2亿到本世纪末将达到2个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相当严峻。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是要向外输出剩余劳动力,而是要通过一体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内部解决剩余劳动力。除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外,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基础。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江总书记已经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和要求,目前,一些发达省市和地区正在积极制订农业现代化的纲要。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和不发达农业转变到现代发达农业的过程。其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纵向比较,即自身与以往的落后状态相比,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横向比较,即与国外现代发达农业的水平相比。尽管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条件和情况特点各不相同,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是,在最基本的特征方面,应当是共同的。农业现代化有三个总目标:生产目标、收入目标和环境目标,即具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效的组织方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较高的一种生产发达、农民富裕、环境优美的具有一定国际可比性的先进农业发展状态。在我国,要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多形式、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但是,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的投入的热情在衰减,今天我们已越来越感受到了农业投入不足,对农业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成的沉重压力和潜在威胁。 二、关于我国农业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我国农业投入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描述: 1.农业投入总量严重不足。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农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与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以及农业投入在社会总投入中的比重会逐渐下降,但农业投入总量与农业投入的增长速度是累进递增的。农业投入增长与农业产值增长之间存在一个超前增长的关系,农业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是反映农业再投入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1980年以后却出现了农业投入增长滞后与农业投入份额大幅度下降的逆反情况,至今仍无大的改观。统计数字对比表明,“六五”和“七五”期间,包括“八五”我国农业投入总量严重不足。就近三年,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对农业生产的国内补贴的条款规定,我国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应该达到每年480多亿元, 但我国对农业的投入平均每年只有270多亿元。 农业投入总量严重不足是导致我国农业基础老化、退化及农业缺乏后劲的最根本原因。 2.农业投入运行轨迹波动异常。我国农业投入不仅总量短缺,而且从运行轨迹来看,年度之间波动异常。诚然,商品经济本身具有波动性的特征,但商品经济的正常波动是有限的、有规律的,农业作为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经济部门,其经济增长率波动有其不可控的因素,但农业投入是一种可控的活动,特别是国家投入,作为农业投入中可控程度最大的投入,波动幅度过大过频显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1953—1986年的34年间我国农业投入出现11次波动,农业投入运动的不规则波动,说明我国农业投入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投入的波动虽然对当年的生产影响不大,但对长期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3.农业投入来源结构性断裂。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减少与农业信贷资金外流,导致农业发展所需长期性、全面性断裂,“六五”期间农贷资金外流比重比“七五”期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减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累能力的削弱,导致区域内农业发展所需投入的断裂。在国家和地方对农业投入同时减少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及时有效制订相应的政策来鼓励诱导农业投入,反而出现一些障碍,抑制了农户对农业的投入的扩张,从而形成农业投入的第三个断裂带。 4.农业投入主体行为扭曲与错位。第一,实行替代资金分配政策,政府投入行为扭曲。在指导思想上政策对投入的替代,扭曲了国家对农业投入的职责。第二,国家宏观农业政策偏差导致农户投入主体行为扭曲。消费投入替代生产投入,短期投入替代长期投入,自给性投入替代商品性投入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极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