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双边协议,从而扫除了中国入世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指日可待。从复关到入世,中国政府走过的13 年漫长谈判之路,用朱镕基总理的话就是“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了”。(注:《人民日报》1999年3月16日, 《朱镕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回答记者提问》)中国加入WTO, 除了经济上可以尽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分享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外,还可以在政治上得分。 一、有助于树立中国遵守规则、履行义务的形象,为我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迅速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蒸蒸日上,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崛起评头品足,鼓吹“中国威胁论”,深恐中国对世界和平带来危害。这给中国今后的发展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中国领导人一再向国际社会重申:中国过去、现在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将来强大之后也不会构成威胁,中国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捍卫者和推动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事实都清楚地向世界昭示了这一点。西方国际政治学者认为,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不管它多么强大,如果这个国家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如果这个国家是愿意遵守国际规则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不可能、也不会构成威胁。这也是西方普遍认同的观点。WTO的最高宗旨是市场经济原则,也正是因为这点, 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几乎让中国复关的谈判举步维艰。另外,WTO 由许多的国际规则组成,其中包括最新的乌拉圭回合协议的规则。中国向来是个负责任、守规距的国家,这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中国加入WTO, 进一步承诺遵守国际规则,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从而树立更加良好的国际形象,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赢得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同时也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有力回击。 二、促进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密切双方的直接接触,从而为祖国统一提供契机 1990年1月1日,台湾当局提出加入关贸总协定(GATT )的申请。1993年9月29日,GATT理事会通过决议,声明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同意台湾以“中国台北”方式申请入世并成立台湾工作组。台湾方面加入WTO的谈判进展顺利,基本上完成了与WTO主要成员方之间的双边磋商,加入WTO的实质条件已经具备。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一惯主张主权国家入世在先,台湾地区在后。因此,中国政府在1999年加快入世的步伐,希望能赶在台湾地区之前入世,也是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在WTO 各方考虑让两岸以微弱时差先后入世的默契下,两岸可望在2000年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起跑不久,换下戴了多年的观察员帽子, 正式加入WTO。 应该看到,两岸加入WTO 会给台湾当局在冲破“三不”政策羁绊方面以强制性的压力,两岸交流会因此顺畅许多。 因为既然双方同为WTO成员,根据协议规定,如召开该组织的部长会议,大陆与台湾都将派代表赴会,直接商谈有关经贸问题。两岸加入WTO 对台“戒急用忍”政策将带来巨大挑战,“三通”问题已无法拖延:通邮、通航势不可挡;在通商问题上,尽管两岸关系定位上各执立场,但在农产品及服务业贸易上都必须正常化。台湾若要援引WTO “排除条款”(也称“互不适用条款”)限制大陆,也必须在两岸商务关系正常化的条件下进行。但是,从目前来看,台湾提出与大陆“互不适用”WTO协议及多边协议, 必须得到WTO三分之二以上成员的同意,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台湾地区是中国大陆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及第三大投资伙伴。(注:此排位为1997年统计。见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第674页、683页。)大陆是台湾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后方,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两岸高层的直接接触将有利于彼此的了解、沟通,加深相互融合的基础,从而为祖国统一提供契机。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台湾问题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李登辉虽将步下政坛,但李登辉的时代不会马上结束。台湾加入WTO, 除了经济考虑之外, 在政治上的考虑也是显而易见的。 台湾当局希望以WTO为跳板,通过各国际组织与WTO的合作渠道,取得相关资料,出席其它国际组织与WTO合办的会议,扩大其国际生存空间, 为最终加入其它国际组织作准备。这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必须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台湾以中国的一个单独关税地区的名义加入WTO, 不等于可以变成具有国际人格的政治实体;台湾加入WTO, 不等于就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 三、中美永久性最惠国待遇的解决,以及WTO 的多边争端仲裁机制有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过去的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稳定的、良好的中美关系对中国是有利的。然而,中美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89年6月以来, 政治、经济、安全三位一体的中美关系一直动荡不定,起伏不断。90年代,中美关系就存在着“摩擦”和“危机”的底线,也存在着“改善”与“合作”的最大限度。事实上,中美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躲不开”,中美关系也“断不了”;但中美要建成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也绝非易事!中国台湾问题的解决、中美人权方面的对话以及经济方面的合作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稳定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