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即将过去,人类正迅向二十一世纪。在这百年历程中,人类取得了巨大进步。二十世纪的显著现象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与较量,影响二十世纪进程的社会思潮就是在此前提下得以产生与发展的。 一、现代自田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是西方社会的政治传统。西方自由主义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以洛克和潘恩等人为代表,主要思想为:人是生而平等的,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有限政府论,即个人第一,政府第二;分权理论。现代自由主义继承了格林(1836-1882)的“新自由主义”理论。格林反对边泌和密尔等人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消极”的自由主义,提出了“积极自由”论,主张抛弃自由放任主义,实行国家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全面干预。这种“新自由主义”正是美国总统威尔逊领导的“新自由”运动和罗斯福推行的“新政”的理论基础。五十年代,现代自由主义达到全盛时期,已对缓和资本主义危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六十年代,它自盛而衰,到了七十年代,由于它在经济领域产生了“滞胀”现象而遭到了新保守主义的强烈批评。 二、新保守主义思潮。保守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主要思潮之一。一般认为,伯克的《法国革命感想录》、(1790)是保守主义思想的首次阐述。二十世纪的保守主义从维护新兴资本主义中的封建旧传统,转变为捍卫资本主义自身的传统与秩序,反对的对象从传统自由主义转为科学社会主义。新保守主义的基本理论倾向是要求旧体制复归,重新肯定传统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它的基本理论观点是;限制政府权力,否定国家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干涉;保守的民主观;反对共产主义;支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其代表人物有弗里德曼和亨廷顿等。七十年代以来,新保守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八十年代,英国的撒切尔主义、美国的里根主义、联邦德国的“转折”政策和法国的新右派等都是以新保守主义为基础的。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一战以后;发展到六十年代,特别是在法国的“五月风暴”以后,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激进的青年学生及“新左派”的理论基础。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和布洛赫是这一思潮的创始人。二战后,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如“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在理论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但又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需要现代化,要用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观点对它进行“补充”、“修正”、“发现”;政治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既反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又对列宁开创的现实的社会主义持怀疑或否定态度。 四、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当代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发端于二战后的西欧,但作为一种政治思潮,早在上个世纪末伯恩斯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中就首先提出了大致轮廊。1951年6月底,34个社会党在联邦德国的法兰克福召开第八次国际社会党代表会议(社会党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布成立社会党国际。会议通过了纲领性文件《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与任务》即《法兰克福声明》,它第一次以社会党纲领的形式,全面阐述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把人们从占有或控制生产资料的少数人的依附中解放出来”、“把经济权力交给全体人民,进而创造一个社会,使自由人能以平等地位在社会中共同工作”。民主社会主义奉行改良主义,主张阶级调和,认为自己是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社会主义的第三种力量(通路)。 五、激进政治经济学思潮。当代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思潮产生于六十年代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新左派”运动是其产生的直接根源。它的观点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逐渐趋于成熟,并在对正统经济学和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学说体系,现已发展为一种国际性思潮,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代表性的人物、刊物、学派和组织。激进政治经济学思潮主要内容是:对正统派或主流派经济学提出批判,持批判态度;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立场;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六、唯意志主义思潮。唯意志上义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在德国产生并广泛流传其它国家的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其代表是叔本华、E·哈特曼和尼采。它将情感、意志作为现象的本体,否定理性的作用,认为传统理性主义是人的“退化”所致。总的看来,意志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的抗议,虽然它采取了极端的形式。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生存意志主义对人生采取了虚无主义的逃避态度;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倾向个人主义的英雄主义。唯意志主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开创性流派,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无不受其影响,对西方的政治、文化诸多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七、弗洛伊德主义思潮。弗洛伊德于二十世纪初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它与唯意志主义和生命哲学有密切联系,具有浓厚的哲学特征和人生哲学意蕴。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是“里比多”即性欲概念。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人的全部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在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上,后来形成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三十年代中后期又形成了新弗洛伊德主义,将精神分析学说进一步从生理学心理学领域转向社会学领域,使之进一步哲学化和社会学化;七十年代以后,出现了后弗洛伊德主义主要是以拉康为代表的语言精神分析学派和以德勒泽和居塔里为代表的后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