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梦:许多人对中国的经济景况不乐观,甚至有人挺悲观。我知道您近年来对中国经济是持比较肯定态度的,今天我们想请您谈一谈。您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刘遵义: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经济预期,因为经济预期影响经济行为,消费的行为和投资的行为都是跟预期有关系的。假如我知道今年增长率是8%,而明年不确定,可能下降到4%的话,人们就没有太大的意愿去消费,更没有太大的意愿去增加投资,所以,一定要对经济有比较长期持续性发展的预期才行。其实现在中国面临好像是在1991年左右同样的问题,货币政策并不紧而是相当的松,但是普遍来讲人们就是没有意愿去投资,后来到1992年,邓小平先生南巡以后,把整个的预期都改过来了。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样扭转现有的预期。并不是没有钱去做,而是大家没有这个意愿去做。大家不消费的话,投资就没有,现在只剩下政府在做投资,已经发行了1600亿元国债,今年还要发行1000亿。短期这样做还可以,但长期来讲光靠政府投资不是办法。中国其实真正是有潜力可以成长,8%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最近这一两年,非政府的总需求增长没有达到这个点,1998年7.8%的增长虽然非常好,但主要是靠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撑出来的,发行国债去投资基础建设,我是很赞成的,这样的投资可以把东西部的差距拉近,农村、城市的差距也会拉近,但是一直做下去的话,财政也有很大负担,所以一定要把民间投资的意愿提高。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把现有的预期打破,创造新的平衡。要扭转预期就一定要有一些比较长期、持续性的项目提出来。那么,这其中“趁机会”就很重要。比如现在中国要加入WTO,虽要面临种种挑战,但也存在种种机会,所以趁这个时机能够推出一系列的办法,利用这个机会去做些什么,让大家觉得经济还是会很蓬勃地发展,这样就有意愿去投资,不会把钱只放在银行里面。 肖梦:你觉得现在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是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使经济活跃? 刘遵义:我想有两三个方面可以想办法。首先可以在住房上面想办法。从客观上来讲,中国对住房的需求应该是非常大的,人们居住的条件还很差。美国在二战后的1950-1970年代期间,住房和建筑业是很大的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香港,从195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中期,住房和建筑业也是一个很大的经济增长原动力。这也可以变成中国在这个时期的一个很大的原动力。但是要怎么样发动呢?我想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创造,不是要政府亲身去做,而是要创造一些环境能够让人来做。 首先,一定要有一个需求,需求我们知道是有,但是需求最后一定要有一点财务上的支援。我一向比较赞同的办法是把房租调高到市价,另外再把薪水同时调高。比如说现在房租是30元钱,市价是500元,那么把薪水调高470元,现在租房子住的人他就没有损失,薪水和房租调高是同样的,他就有意愿、也有能力把房子买下来。房租很低的时候买它干什么?嫌贵啊!有房住的人有了产权接着会有家具、装修等下游的需求。不过最主要意义还是对现在没有房子的人,一个月薪水调高了470元,这个钱就足够他到外边租房也好,或者分期付款买房也好,有能力去做了。这样就一下子把新的需求创造起来,所以没有新的需求根本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创造出新的需求,自然就会有人去供应,因为盖房子是大大小小的国营、私营企业都可以干的行当。 第二,政府需要提倡的是产权落实。虽然房改在中国开始了很久,各地方的进度也不太一样,但是需要贯彻的是要有一个很清楚的产权。这个产权,可以是有期限的使用权,其实我个人倒是比较赞成有期限的使用权。在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岛上,90%的地都是租用,都是只有使用权,只让你用50年、60年到80年,差不多一样。有限年期的好处是有弹性,原则上土地是国家所有的,使用权租给人家,都市变迁经过七八十年,是谁也说不准的,到期的时候政府就可以收回来,做其它的用途,这样就比较简单。香港土地很多也是租,999年期,差不多是永远了,但是以前在新界很多土地都是有几十年租期的。我在斯坦福的房子也是租学校的地,然后自己盖房子,买卖也可以,房子连同土地的使用权,到80年期之后就会完了,但基本上不是太大的问题。落实产权就一定要有绝对的处理转换权。什么道理呢?道理倒不是说为了房产要转换,当然如果不能转换的话,大家买了之后也会有问题。但是最主要的是没有产权的住房贷不到款,银行知道收不回来的时候就不会借给你,当你付不起贷款本息的时候银行有力量把住房拿回去处理,在法律上银行没有这个保障就不会借钱给你,所以产权一定要落实。同时有了产权的住房,也一定要没有其它的限制,不能规定要卖给原来的单位,也不能规定只能卖给什么人,这样住房才能商品化。一定要有绝对的转换权,不然,信贷市场就搞不上去,信贷搞不上去的话,需求就又没有了,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全部付现款买房? 第三,应当同时提倡的是开拓住房的资本市场。要做房产买卖都是很长期的贷款,在美国普通都是30年的贷款,或者30年以上的贷款。在这种长期的贷款之中,就需要一种长期的资本市场能够提供资金,如果没有长期的资金市场的话,仍然无法创造大量的住房需求。假如银行吸收的大都是短期的存款,但要它拿出来做长期的住房贷款,这样它就不会做固定利率的贷款,自然会去做浮动利率的贷款,而浮动利率在目前中国的环境下并不太适当,因为浮动利率意味着你不知道你每一时期要付的款究竟是什么。如果说,中国的利率现在正处于很低的时候,借了20万元买房,利率6%,一年是12000元,假如夫妇俩都做事的话,还勉强付得起。如果是浮动利率的话,明年也许利率是9%或者10%,这就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要鼓励大家有自己的房产就要用固定利率,最少在开始的5-10年不能有太大的变动,比如说现在利率是5%,但是固定利率就高一点定为6%,大家也都愿意,因为以后10年都确定知道自己负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