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即法人企业,在法人企业的产权结构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代理人为了个人需求的满足而会产生投机行为,给委托人造成损失;同时委托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需要对代理人进行监督。监督费用与利益损失之和构成代理成本。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来讲,由于降低代理成本的制度安排仍不完善,市场经济的总体能力相对较差,更由于代理人不明确,“庙穷和尚富”的现象就不得不令人担忧。有人分析,在私有产权下,管理“管理者的财产约束”的责任由其个人承担,甚至以跳楼为成本代价,而在公有产权下,谁来负最终责任呢?问题的解决只有靠制度、规则,尤其是经济制度,迫使有关当事人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必须满足社会利益,否则将受制度的严厉制裁,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所以在企业制度的设计中,要围绕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一致来设计。做到“加强科学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与制约机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支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企业改制、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企业管理新模式、下岗再就业政策的实施等等,我们不可能还回避下去,不分析问题没有方向,不解决问题没有出路,不转变观念将被淘汰出局,不成为积极因素就成为消极因素。这些问题,离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离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就难以做到对症下药。 一、制度安排中劳动、资本与剩余索取权 任何社会形式下的市场经济都在商品化生产、资本化投入、价值化收益中运行,从而必然把投资作为资本来经营,并在生产商品创造的剩余价值中盈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如此经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也如此经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国有企业正在改革中“优化资本结构”,“依靠资本经营盘活企业资产”,“使企业从生产型、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转变”。有的地方还“把国有企业土地纳入资本运营轨道,不仅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而且促进了企业的振兴和发展”。 资本,就其经营的一般性来说,它是经与劳动力等价交换以后,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的一般性,在于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产品所采取的价值形式。资本,就其积累的一般性来说,它来源于剩余价值,即由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拿出一部分当作资本来而形成资本积累。资本的主体实质上也就是剩余索取权的主体。在资本主义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特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营中的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家占统治地位而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支配着剩余索取权。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特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营中的资本和剩余价值,劳动者占统治地位,支配着剩余索取权,而形成公有资本。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分工发达后的经济制度安排,它本身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完善,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下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决定了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而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统一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之中。一方面,资本积累是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另一方面,资本与劳动的结合才使得劳动创造价值。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对立是由劳动者与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相分离所决定的,即劳动与资本的分离。 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不仅是劳动与资本的分离,而且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丧失生产资料而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的工人而开始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反映为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且资本家处于统治地位。构成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资本主义生产“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作为个人业主制、合伙制企业主的资本家以剥夺工人劳动所创造的绝对剩余价值为主要资本积累手段的劳资关系愈来愈不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企业时,由于企业制度的变迁,企业的某些性能已有较大的变化。在今天仍“有很大一批经济专家没有将企业家与资本家区分开来,没有将企业家的利益与资本家的利益区分开来。“特别是股份制企业公司经营的委托和代理,”实现了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企业家作为一个新的阶层,从一般劳动者中分离出来,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并逐步取得它的剩余索取权,同资本所有者分享剩余价值,表现为它同资本一样取得股权。同时公司制组织以法人外壳巧妙而有效地保证财产动用和支配的独立性和社会性,可以避免和防范资本所有者私人对产权的支配或侵害。正是从财产动用和支配方式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多次讲过,股份公司“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公司企业是“社会企业”,私人所有者不再直接支配自己的资本,产权职能。资本的社会化也正是劳动与资本进一步结合的结果,从而出现了特殊的劳动--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和劳动对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企业家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