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几十年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与概念来讲,人们在谈论发展时总是将其与不发达的经济形态相联系。所谓发展经济学也更多地强调如何为不发达此岸抵达发达彼岸指明一个可以通行且阻力较小的路向。作为不发达中的不发达来说,发展中国家的贫因与反贫因问题历来最为国际社会所关注,进而在五十年代以后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在发展中国家,贫因可以作为阶层,但更多地通过区域表现出来,在城市范围存在,但在农村却更为广泛。可持续性发展也是发展。由于其强调了可持续性,因而使得这一概念不仅适用于不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区域。不过对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区域来讲,可持续性发展更多地强调可持续性的一面。但对于不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区域来讲,可持续性来讲,可持续性发展更多地强调可持续性的一面。但对于不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区域来讲。进而言之,对于不发达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不发达区域来说,可持续性发展有两个目标:一是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以推动区域的工业化和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二是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不至于损害到下一代的福利。正因为如此,在不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困难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区。 一、贫困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贫困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贫困人口其所以贫困是因为以经济收入来衡量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低于其他类型的人口,从而在生活消费、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到的好处也远远低于其他类型的人口。贫困可以被区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前者是指在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下,贫困者个人家庭依靠劳动所得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相对贫困是指或者与过去或未来某一时点相比的经济状况或者与其他社会阶层、其他区域居民相比较的低水平的生活状态。在我国,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应该重视由于二元经济所造成的结构性贫困、由不同区域发展条件所造成的区域性贫困和社会政策与经济资源分配居于不同地位引致形成的阶层性贫困。 但贫困也有其存在的内在的自然根源。在世界范围内,由于技术进步、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程度、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政府政策、和人口素质等的差异,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相当悬殊。但初具地理知识的人也不难发现,各国经济发展基础与自然环境的好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曾经指出:“从整体来看,当今第三世界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要少于目前发达国家开始他们现代增长时所拥有的资源”(注:[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第130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3月。)。目前所谓的发达国家包括欧洲、 北美和澳洲的自然地理环境都较好,有大片平坦的土地分布,地理环境足以支持人口的生存和经济的长期发展,当然,并非良好的地理环境必然导致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俄罗斯和以巴西,经济的不发达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体制或经济政策相关。而在广大的亚非拉不发达国家,恶劣的地理环境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从而使得贫困人口与贫困国家在世界上相对集中的分布。目前,全世界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已达13亿人,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4强。据阿勒瓦利亚、卡特和钱纳里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几乎40%的人口生活在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所需收入水平的绝对贫困范围内。大量的穷人都生活在最贫穷的国家:位于南亚、印度尼西亚和非洲近撒哈拉沙漠地区。这些国家占总的世界人口的1/3,而3/4以上的人口属于贫困人口。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最低的国家,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者更多。”在联合国总部,有一座高达2米多的电子钟显示,指针每走一分钟, 全世界便会有47个贫困人口诞生,一天诞生的贫困人口多达6.7万人。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但是中国依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摆脱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加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区域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态十分典型。因而,中国的贫困与许多不发达国家一样是属于不发达中的不发达。反贫困实际上主要也反的是绝对贫困。十余年来,中国政府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发,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贫困的活动。 怎么样的区域和怎么样的人口可以归于贫困的范围,国家在八十年代以来确定了一些标准。国家重点贫困县的标准是1986年确定的。当时的标准是以县为单位,以1985年为基数,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 元,少数民族地区200元,老革命根据地放宽到300元。1994年国家根据全国物价变化等因素,重新确定了贫困县的标准。当时的标准是所谓“四进七出”。四进是指1992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400 元的县被纳入国家重点贫困县,七出是指1992年农村人均纯收入高于700 元的县退出国家重点贫困县。1986年国家统计局在一项研究中专门研究了中国贫困人口的标准。1982年,国务院在甘肃的定西、河西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简称三西地区)划定了28重点扶持县,1986 年又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273个国家重点扶持县,1988年国务院在河北、内蒙古、四川、甘肃、青海和新疆的牧区县中又确定了27个国家重点扶持县。各自省、自治区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划定了300多个省级重点扶持县,这样一来, 到1988年底,全国共有贫困县664个, 后来个别省自治区又适当地扩大了扶持范围,使得全国贫困县总数达到699个。1994 年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扶持范围的贫困县数调整到592年。 贫困人口的数量在八十年代以来也有明显的减少。从1978——1985年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25亿,同期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14.8%。 1985——1995年,贫困人口的数量又有了进一步地减少。到1994年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的贫困人口有8065.5万人, 其中属于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贫困人口为5858.9万人,占全国全部贫困人口总数的73%左右。 但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到199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达7000万人,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国土的西部区域和西部与沿海之间的中间区域。沿海、中间和西部区域贫困人口和贫困县的数量分别占全国19.6%、29.03%、51.35%和17.7%、30.4%、51.9%。沿海区域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县的数量较少,也是与其平原辽阔、交通发达、城镇密集、区域内外经济联系广泛密切相关。沿海区域的地理环境无疑要好于中间区域和西部区域。从贫困县所在地理环境的统计分析来看,大多数贫困县都产生于相当恶劣的地理环境中。在全国的贫困县中,位于山区的贫困县有378个,占全国贫困县数目的64.4%,住于丘陵的贫困县有122个,占贫困县总数的20.5%,位于平原的贫困县总数只有87个,占贫困县总数的14.8%。贫困县主要集中于山区和丘陵区域,反映了贫困的发生的确有其存在的自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