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二十世纪给人类带来幸运和灾难的双重馈赠后,即将结束;新世纪的广阔前景正在展现。经过自戊戌变法百年以来的挫折奋斗,临近最后二十年,尤其临近最后这十年,历史发生了明显的一转,中国社会开始踏上真正进步之途。所以,世纪之末的中国,许多人陶醉,更多的人知足长乐,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世纪给中国人带来的灾难远多于幸福。新世纪到来之际,各种预言纷至沓来,或云“中国将开始为期60年的好运”,或预卜说中国又面临一次“十年一遇的社会动荡时期。”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则是个高度共识:中国社会更大、更深刻的变化,中国现代化社会的孕育和成型、定型,都将发生在新世纪的前半期,尤其是前10年至30年的这段时间。所以,此时此刻对这个时期内中国的社会变迁、社会发展做些预测研究很有必要。因为正确的预测和必要的预警将有益于决策的科学化。科学的预见和预警可以增强决策者的前瞻能力、分析回馈的能力,从而提高准备水平、纠错能力和应急防范能力。但是,中肯的预测也要求某些必备条件,诸如对客观资料详尽准确的占有,洞察能力、财力支持,以及开明的政治和舆论环境。 一、本研究采用的三个基本理论和方法: 1、区分三种不同的发展概念:即把作为过程的发展,同作为目标和决策的发展(主观的),以及作为最终结局的发展(纯客观的)区分开来。因为本项预测研究的任务主要是描述未来过程中各重要变量参数的数量、质量和时间、空间分布变化,从而给出一个总体上的社会发育的必然过程,以此为决策提供依据。所以,它首先要关注(1)有哪些因素必将参与塑造、推进或者影响未来现代社会发育的进程;(2)它申明自己不是未卜先知的预言家,本研究不代庖预言若干年后中国社会的美好前景;(3)它必须对正、反各方面的因素都予以审视。 给社会发展提出方向、远景目标和美好前景,是政治家的任务;给社会发展提出可以操作的战略和办法、政策,是管理者的任务;而描摹社会发展进程,指出过程的必然特征,尤其给出那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和经历,则是本研究要完成的工作。这三种发展概念都有各自的例证。作为方向和决策的发展概念,最好的例证就是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的政治报告中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做的描述,当然它已经包含了发展过程,涉及了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这样一些重要发展变化过程。“三步走”和“翻两番”的提法就属于战略目标和操作决策的发展概念,都是主观的范畴。当然,这些是符合客观可能的主观决策范畴……并且已经为实践证明是符合客观的,而且在后果上被证实是实现了,某些还提前实现了。 2、预测未来进程首先要确定,哪些要素必将参与塑造或影响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这是预测工作的必要前提。所以,本研究的第二个理论依据,就是依照这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客观构成和发育过程,找出那些必将参与塑造或影响未来社会发育进程的要素。一般而言,这些因素包括:基础要素(作为国情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人口……)历史传统,社会结构特征,政治体制,经济现状和实力(积累,引资),社会当前走势,科技文化,国际环境等等。 3、本研究的第三个理论依据是:社会进步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法制化等等,是一些重要的,并行不悖的社会发育过程。这当中,城镇化又担当着现代社会发育的主线角色。任何一代新文明的形成,以及它对旧母体文明的否定和更替过程,无论决策者自觉与否,都将反复遵循着“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的递进影响和转化,并作多次循环。正如约翰·弗里德曼所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社会的旧的形式的总崩溃面前,社会的任何组成部分都逃脱不掉。而不论是旧的传统形式的瓦解,还是新的价值准则的确立,都必然要经过城市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来最后完成。”(John Friedman,1982)这些变化在社会发展的实际中,依次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哲学的理性化、决策科学化、生产的产业化,物质载体城镇化,国家管理法制化,最终是社会生活的现代化……(Parsons,1925)而六个过程之中,作为社会物质载体发育过程的城镇化,则又始终担当着基础作用、铸模作用,它制约着社会发育的基本过程(Lewis Mumford,1961)。 所以,城镇化的客观进程可以作为我们预测社会进步过程的一条主要线索。与此主线时刻相伴的,是产业化水平的发展,和随社会结构变化而来失范和反失范的进程和结局。这些是社会变迁、进步和发育过程中的客观机理。而且是可以从中国近年的社会发展进步过程找到依据的。 例如,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做的大决策(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就是作为社会机体四个基本子系统之一的政治子系统,首先发生了变化和进步。以此为开端,紧接着是经济子系统的进步,见于广大农村的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兴起、迅即出现的市场繁荣等等……产品和财富初步丰富之后,紧接着是文化观念和行为的变化,见诸于消费新产品和服务,职业转移、人口流动、舆论活跃、兴办学校、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发展交通和集镇……消费观念更新,生活方式时髦化……最后而不是最终,这些进步归结为刺激政治体制进一步发生变化:制定选举法,建立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刺激政治子系统更高的进步。至此,社会进步的第一循环结束;而新的政治体制再次刺激经济的发展,开始社会进步发育的第二轮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