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学比较与文化的启示性 历史是一种过程,传统无疑也非僵死的、凝固于“过去式”的东西,传统恰恰也是由我们每一代现实的人,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空间中实现的一种过程。 诚如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H-G.Gadamer)所说:“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地规定了传统。” 究竟何谓“传统”(文化传统)?在现当代电影的演进中,我们又当如何面对关于传统的扬弃或继承问题?对待文化传统,大体上可有三种态度,或持保守式无批判的划地自狱而不敢逾越传统之“雷池”半步;或持激进式批划立场将传统一概打倒;在时间性的三个维度上(过去/现在/未来),对传统既作出有批判的摒弃、决裂,同时又作出有批判的继承、弘扬,经由从过去到现在并通向未来的文化冲突,从而在我们自身的文化实践中,在“过去”与“现在”的不断遭遇、撞击、融合中(以新的同化旧的),生发出种种新的可能性或称“可能世界”,实现对传统的整合与重塑。而此种整合与重塑,恰恰契合着历史通向未来的必然,是继往者而开来者的。 人们看到,谢晋、李行在电影创作实践上,一以贯之是恪守并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由此构成了迥然有别于西方电影的独特民族风骨。但他们在中国海峡两岸各自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里,面对着时代思潮的激荡与嬗变,在如何实现对传统的整合与重塑上,其人生、其创作、其美学追求,则显然都是存在着一定差异性的。 A、谢晋:忧患意识作为美学精神之核心 从对传统的整合与重塑来看,谢晋的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渊源,可直溯诗经、离骚和五四新文化精神,其作品叙事的内核,是出于对人的关注、对国家的关注,即所谓忧国忧民,而且,谢晋总是将对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注,置于特定的历史或政治背景上展开的。炽热的忧患意识,可以说是贯穿于谢晋前、后期创作的一根内脉。 忧患既是中国“士子”(知识分子)可贵的人文精神传统,又是谢晋十分个人化的情感空间、审美内涵,它既源于自身十分个人化的生命体验;同时,这种生命体验,又是同谢晋周遭的社会现实密切相连的,是同广大黎民百姓的“忧”与“乐”息息相通的。谢晋总是善于敏锐地捕捉时代的足音,以对社会现实“热点”的热切感应来切入艺术叙事的。 在前期作品里,谢晋的忧患是真切的,并充沛着时代激情的。他关注着吴琼花、竺春花作为被压迫的奴隶、受屈辱的越剧艺人的生存困境,生动地描述了她们独特的命运历程:苦难/抗争/解放,并使之与土地革命,与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轨迹相契合,因而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染力,但却局囿于阶级对抗或新旧时代对比,历史描写显得单一化、平面化,历史的深度感是并不充分的。 在谢晋后期创作里,叙事格局、历史视野为之一变,其忧患意识在深化,他是将人的基本生存困境提升到历史反思的高度上来审视、来剖析的,由罗群、宋薇(《天云山传奇》)到胡玉音、秦书田(《芙蓉镇》),到中国清末历史人物林则徐(《鸦片战争》),这些人物的历史命运和性格,以发人深省的力度,提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由政治的失误或严重错误导致的历史唯物主义挫折或历史浩劫,从反右派运动、“四清”到“文革”,将人的命运与大时代的政治浊流或逆流相融合,在银幕上呈现出一幕幕震撼心灵的社会主义时代的历史悲剧。较之前期创作的显著不同在于,谢晋以清醒的历史思辨性,将作品中的主人公——定位于不可移易的历史处境和历史位置上,因之,由人的命运历程所揭示的历史冲突,其所折射出的政治/历史底蕴的严峻性与丰厚性,不但在质的界定上远远超越了自己过往的作品,同时在当代中国导演的电影创作里亦可谓尚无出其右者。而以我国近代史上浸透着民族屈辱血泪的鸦片战争为题材,写林则徐抗英禁烟的历史悲壮性,更着力从清朝末年(道光年代)历史环境及人物文化心理等复杂历史矛盾的层面上予以剖析,将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野蛮侵略与中国清末农业文明的落后受辱作为两种历史力量的冲突,严峻地、雄辩地昭示了作品的主题:“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及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不妨说,在“文革”后这几部作品里,作为深潜在谢晋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历史情绪,由于不止于个人的生命体验,更包容着民族政治、历史的思辨,愈发显示出一种“沉静的力量”和巨大的历史概括意义。正是以一种罕见的直面历史的勇气,谢晋严于解剖自己的灵魂,并由此深化对历史的反思,敢于冲破写新中国成立后种种历史曲折的题材“禁区”,以新的现代视角开掘出那令人震撼的历史之重。由此出发,谢晋在80、90年代的创作,便令人瞩目地跃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新的审美境界。 且看《天云山传奇》本文中的历史描述,涉及从50年代中期的“反右扩大化”到70年代末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纠正冤案错案及其所碰到的阻力以及这阻力的被克服。艺术叙事采取将这两段相隔二十余年的历史时空交错并置的“意识流”结构,以政治为“经”,以人情为“纬”,一面呈现出政治蒙难者罗群的悲剧性命运,一面更以拷问灵魂的心理笔触,提示出政治盲从者宋薇灵魂的颤抖和幡然警醒。 再看《芙蓉镇》本文中的历史描述。集中笔墨,描述了湘西农村小镇上一个卖米豆腐的善良、姣好的女人(绰号“芙蓉姐儿”)胡玉音坎坷多磨的命运,特别是紧紧环绕着她先后与三个“半”男人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从63年到80年代初,有力地折射出这二十年间中国政治的动荡和灾变,同时更沉重地提示出这一切烙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们生活和心灵上的累累创伤,更举重若轻地烘托起那不堪苦涩、不堪回首的历史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