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人断言,文艺引起社会“轰动效应”的时代已经过去,激起群众强烈反响的作品日渐式微。但不能说,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就从此消失了。根据张平长篇小说《抉择》改编,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生死抉择》首映和在各地试映所引起的强烈的社会反响,又一次证明,文艺作品对于人们心灵的震撼力和警示意义,仍然是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这部为人民群众鼓与呼,为社会张杨正气的力作,令人荡气回肠,振聋发聩。 我是以理智和冷静的心态开始看这部影片的。但在观看或欣赏的过程中,它所展示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和深刻的社会矛盾,它所发挥的大气磅礴的艺术张力,确实使我心灵震撼,激动不已。我一向赞成,文艺作品题材和体裁应该多样化,风格和格调应该有独特性。但一部真正具有历史价值、堪称传世之作的艺术品,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疏离当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而应该反映出社会生活中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层面的流动轨迹,揭示出人们心灵中具有本质意义的共性。古今中外的文学史的事实,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最近重读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第一位诗人”但丁的《神曲》,仍然被它所揭示的深刻的社会矛盾和人的本质共性所震撼。它所揭示的人性中所固有的七大弱点:贪财、贪色、贪吃、懒惰、妒忌、奢侈、骄傲等,直到今天对人们的灵魂仍然有冲击力和警示意义。电影《生死抉择》不是一般的应景之作,也不是平庸之作,它揭示了当代社会生活中深层次矛盾,是具有典型意义,具有深刻内函的力作。作品的情节也许是人们并不生疏甚至耳熟能详的故事:某北方省份一个地级市的市长李高成,刚从中央党校学习回来,就面临着复杂的局面和尖锐的矛盾,中阳纺织厂上千工人准备到市府请愿,而刚来半年主持市委工作的书记杨诚对中阳纺织厂的事紧追不放,李高成仿佛感到杨诚在故意为他出难题,一种潜在的意识在萌生……但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李高成发现,他一手提拔并信任的中阳纺织厂领导班子集体腐败,妻子吴蔼珍也深深地卷入其中。更令他震惊的是,培养他成长的省委副书记严阵,竟然是这张盘根错节关系网的根子。何去何从?党性和良知要求李高成不能犹豫和彷徨,更不能后退和同流合污。他面临着痛苦的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生死抉择”。我认为这部影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腐倡廉,也不是简单地揭露一个单位“集体腐败”的案例,而是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段,通过中阳纺织厂“集体腐败”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揭示了我们社会中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正肆无忌惮明目张胆地挖社会主义墙脚,一批打着“改革”招牌、顶着共产党员、厂长、经理帽子的“蛀虫”,正在高速度地蛀噬社会主义大厦的顶梁柱,逐步使这所大厦成为空壳。它告诉人们:可怕啊!人们不是常常在讲:国有资产正流失吗?究竟流失了多少,是怎样流失的?如果你还不明白,没有感性知识的话,请看这部影片,请看影片所揭露的中纺公司的生动事实!看过影片之后会使人们的许多模糊不清的看法逐 步清晰起来,也会使一些企图掩盖事实真相的人意识到自己是在掩耳盗铃。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如果能为历史留下一段真实的记录,这也许就是它成功的价值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死抉择》功莫大焉! 艺术作品可以成为教材,也就是过去常说的“生活的教科书”。但真正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不能是简单的教材。看过《生死抉择》似乎不只受到警醒,受到启迪,受到教育,而且受到感染,受到震撼,得到艺术享受,可以说这是一部强烈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俱在的作品。我感到,这部影片艺术感染力来自艺术家通过人物关系的处理,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艺术共鸣,具有独特的美学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学就是“关系学”,艺术通过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人物关系,达到强烈的情感刺激和情感和谐。《生死抉择》通过相当高超的艺术手法,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又通过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达到艺术上的和谐。影片展示和处理的矛盾是多方面的,有党的同级干部之间的关系(如市长李高成和市委书记杨诚之间),有家庭夫妻关系(如李高成与吴蔼珍之间),有朋友伙伴之间的关系(如李高成与中阳厂厂长郭中姚等人之间),有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如李高成与省委副书记严阵之间)。在这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处于矛盾中心地位的是市长李高成。正是在如何处理这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李高成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在某些方面是“生死抉择”。 影片的主人公李高成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却是一个塑造得相当成功,在艺术上能站立起来的艺术形象。作为平民出身一向艰苦朴素同群众打成一片的市长李高成,离开仅仅一年,重回这座城市之后,一切都感到那么陌生,那么突然,那么不合情理了。自己工作多年的厂子酝酿闹事,事态发展严重;新来的书记若即若离,好像要刁难自己;朝夕相处命运相连的妻子,有些事躲躲闪闪;自己提拔起来的中阳厂的领导班子,一切作为都出乎意外……面对这诸多矛盾,李高成仿佛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在一场场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中,最终达到了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结局。也就是说,李高成在尖锐的灵魂搏斗中,由情感的迷惘、失衡,达到了新的平衡与和谐。这种平衡,也使艺术达到了真实、和谐的境界。可以认为,这部影片是编、导和演出人员具有相当的艺术深度和力度和谐的倾情力作。 新时期以来,我们的文艺创作,包括电影创作在艺术风格多样化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局面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也不能否认,艺术多方面的探索,也出现了一些并不令人乐观的倾斜。近期以来,令人鼓舞的具有阳刚之气的作品少了,而那些与群众疏离的看不懂的作品却受到“轰轰烈烈”的炒作。有些人担心文艺作品脱离群众,并非“杞人忧天”。我们文艺风格应该多样化,但总体来说,它应该具有这样的效果:即把人们的精神提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生死抉择》是一部大气磅礴、具有阳刚之气的作品,是一部提神的作品。一部作品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认同,能把我们的精神提到更高的境界,能把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这正是艺术的成功,是艺术家的艰苦努力所获得的可贵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