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电影市场的垄断问题,是一个容易伤人的话题。 经济学者说,经济学上讲的垄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生产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导致的“自然垄断”,二是由少数厂商的合谋行为导致的“行为垄断”,三是由政府限制竞争的法令和政策导致的“法定垄断”。电影市场的垄断属于哪一类呢?肯定不会是“自然垄断”,“法定垄断”的成分自然有,但这些年电影政府管理部门是在不断地放权,不断地出台政策削减层层行政壁垒造成的市场封闭状况。中国电影市场引进大片的决定做出后,电影行业内部出现了短暂的活跃,之后又趋于平静。很多有识之士都对此作了种种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一点比较合理,就是10部分账影片引进,在启动市场的同时,客观上使得原有的计划色彩浓烈的正是改革要触及的发行放映体制获得了继续生存下去的理由。也就是说通过10部大片有了“合谋行为”,即行为垄断:全国上下实际上只存在一条以发行放映进口分账大片为主的院线。这条院线因为要规模效应和效益,肯定容不下想将天下一分为二的“异己”。“东方”公司、“海峡”公司折腾的结果告诉其他人,与其费力折腾,不如在现行体制下分一杯羹。 只有10部大片的时候,这种行为能够让人理解。因为10部大片毕竟占不了这一条院线的所有时空,国产影片还能够有一定的位置。由于中国电影的特殊国情,一批政府推荐的影片还要在全国作统一宣传和上映。况且,真的一分为二后,因分账节目数的减少,对影院的收入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即使这样,有的省市公司的库房里存有60、70部国产影片(有一家公司有近90部,相当于一年国产影片的总数)找不到档期去安排。如果是20部大片呢?美国人是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在中国建立起了一条他自己的院线?!客观上说,会有这种可能!如果是这样,我们担心的美国影片一统天下的局面指日可待。垄断实际上成了美国人的垄断!垄断已使中国电影陷入恶性循环,大家都成了垄断的牺牲品。创作上,电影应是最面向市场的产业,因为只有最多的观众看到了影片,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才能实现。但垄断价格已使电影创作单位的产品无法在市场上有所回报,民营投资的积极性受到重创,政府成了救命的稻草。既然市场没有回报,干脆就投向政府的怀抱,起码政府的投资能赖就赖,制片成本一涨再涨,制片单位的利益在市场中得不到的,就在影片创作过程中得到。发行开始埋怨起制片不考虑市场,生产出的影片不适销对路,影片就越买越少,价格就越给越低。省级发行公司自己也成了垄断的牺牲品,因为所购影片节目、拷贝数越来越少,地市发行公司及影院的节目、拷贝供应就越来越紧张,偷、漏、瞒报票房的现象也就越演越烈,走私影片的放映成了家常便饭。靠发行留成比例生存的公司,因为票房大幅度下降加之普遍的偷、漏、瞒报,日子已很难维持。又因为对于进口影片供应商也无选择的余地,发行公司不仅深受自身垄断之苦,而且饱尝被垄断的艰辛。再说影院,分账留成比例有的只有百分之三十几,加上几十种税费,日子可想而知,做点什么犯规之事不少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中国电影公司呢,作为境外影片进口与经营的垄断者,也并没有施展全部的智慧和能力,垄断对垄断,大家都没有竞争活力,底下片款欠了一大堆,照样还是生意伙伴。 垄断带来了所有的问题,所有的问题在垄断的体制下越陷越深,混在一起解都解不开,可怕的是还有好多同行没有意识到,还没有危机感,说好歹我们行业没有多少下岗的,还能维持生活。我们的行业靠政府行政保护简单地维持着,有的省还在以省政府的文件对电影市场进行更大的封闭与垄断,市场状况糟糕至此,不少地方已经发不了工资,还有什么利益需要靠行政命令来保护!更多数的地方,农民买一个拷贝都要封杀!真的是没有道理可讲了。要改革了就说中国国情,就说吃饭第一重要,什么都不能动,倘若此,如何谈发展是硬道理?这样的饭还能够吃多久呢?! 电影市场的活跃,绝对不是一家公司就能够创造出的结果。电影需要规模,但绝不是全国上下一条线步调一致,统一行动。电影市场的发达不能只依赖于一家电影公司经营的如何,而是要看是否有多家发行渠道,操作各自不同的影片,影院是否有经营自主权,根据发行渠道的服务好坏或者经济纽带选择一家供片渠道,办出自己的经营特色,是否同一时期不同品味的观众都基本能够找到自己喜爱看的电影等等。这似乎是有点遥远,但影片拍摄要类型化,影院经营要细分化这一国际惯例,我们是一定要学习的。 各地政府部门要从办电影转向管电影,要从直接管理转到间接管理。具体说就是:立规则,审机构,打击走私,反垄断,为市场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为了一家公司的吃饭问题而损害中国电影的全局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