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误区:中国电影非常像换季的美人,饥不择食换妆改颜,急切不免有些乱了分寸。 仔细审视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状况,其变化之中很容易看到迫切改变现实和急于应对环境的心态。形象地说,中国电影非常像换季的美人,急于抢滩,企图强占时髦之先,饥不择食换妆改颜,于是,难免陷入不顾自身条件强行起飞而遭致观众白眼的尴尬。急切不免有些乱了分寸,典型表现在中国电影对所谓的高科技、高投入、大制作的津津乐道。从发展观点看,这未必不是好事;但至少在目前,如果避开或视而不见中国电影有远比高科技重要的观念形态的束缚,没有发现解决电影最为根本性问题的所在,那么,无论是什么高科技,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造成这种急迫感当然来自压力,中国电影也受制于种种压力而多少产生进一步改革的心态。目前中国电影所受到的压力肯定是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压力自然首先是前所未有的时代转换所带来的不可转移的潮流变化,以MTV 为标志的视听新观念已经逐渐左右年轻观众的欣赏习惯,追逐时尚也无可回避地成为大众文化时代发展的必然,嚼泡泡糖、蹦迪、吃麦当劳,已经是一代人生活习以为常的习惯。这种时代生活环境的急速变化导致观众要求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探究,外部条件更为显要的压力是传媒时代带来的,从电视、电脑到网络飞跃发展,有可能彻底改变电影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一层压力对电影的影响已成共识。然而,对此问题却有细细辩诬的必要。许多人不断强调:即便如此,只有到电影院才可能欣赏到真正的电影。言外之意,电影只有在特定环境才可以存在。其实这里偏偏忽略了硬件条件是可以改变,而重要的是内在东西。我们可以反问一下,为什么一定要去看电影?而不是比这一个问题更低一层次的在哪里看电影的问题。不必或不想看电影自然不存在是在家里看什么D(DVD或VCD),还是在影院中看所谓的真正电影。 过分强调电影在影院中看才有效果,对于挽救电影已经是似是而非的理由,表面上强调视听艺术效果,其实带了太浓的商业成分,自然说服不了人,或者表面有理却对说服观众进影院无济于事。实际上,电子时代似乎改变的是媒介形态,实质还是改变了电影与人的契约关系。打个比方更能说明这一问题:从前没有电视时,人和电影是夫妻关系,他们的相处自然和影院密不可分。电视时代人和电影关系形同恋爱关系,原本天各一方,有意自然赴约,无意肯定忽视,影院不是必然归宿,双方的约定性取决于关系的疏密与否,关键是契约变了。何况家中还有电视的存在。如此来看,改变电影状态的要害不只在外部压力和外部条件,更在内部,在人。 状态误区:气质精神才是支撑一个人的根本支柱。中国电影的内在模样不改进,外型也难免被歪曲。 中国电影改变形态的期盼状态,多少也呈现出不小的误区,这里主要指中国电影和市场、娱乐的矫枉过正关系:似乎把一切都归结为市场因素就万事大吉。不错,中国电影在面对进入WTO时, 紧迫问题是如何抢夺市场。于是星级影院、贺岁片、票房、电影的商业娱乐性等问题都首当其冲提上议事日程,这无可厚非,但这和其后急于摆脱过去阴影的心态相联系却难免出偏差,似乎脱去了过去计划经济的旧俗依循市场成规就可以焕然一新。事实上,改变外型的努力是有可能一夜成功的,但如同气质精神才是支撑一个人的根本支柱,中国电影的内在模样不改进,外型也难免被歪曲。我们所面对的是,口耳相传的经典电影未见增多,相反一面被票房看好的电影也不见提高,所谓失之东隅,而没有收之桑榆。市场观念肯定是中国电影要过的生死关,但中国电影一味追逐市场、取悦市场、巴结市场的结果是未必有市场。反过来,埋怨观众低俗,责备世界变化太快,怪罪市场反复无常,却忘了自己创作到底质量如何,只能像一个人急于摆脱乡野身份而多穿了几套西服革履,却也依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应当正视的问题:见物不见人、舍本求末、面面俱到、缺乏真诚、取悦低俗。 正确提出中国电影生存策略的前提是中国电影要解决如下显见问题: 见物不见人:对事件的关注超过对人的兴趣,津津乐道于重大事件的始末,缺乏对事件的核心的人的思想、情感历程的理解。 舍本求末:即便重视了人,对人的认识也只满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对更为重要的以事件为核心的“做”后面的人性的多重性则缩手缩脚。做什么指描述事件来龙去脉,怎么做指生硬安插与主题事件配套的细节,乍看细节都经过推敲,都说明人物的某个方面,但显然僵硬死板,拼贴化,没有生机。 面面俱到:中国电影的显见毛病中,求全责备的阴影一目了然,结构上方方正正,人物行为和主题丝丝入扣,细节和所谓性格搭配吻合,但最为缺乏的就是生活中人的多样生机(比起过去政治化背景下的电影,如董存瑞、李双双、小兵张嘎等形象来还未必过之)。 缺乏真诚:当一部电影中最被观众取笑挑剔的常常是正面人物时,我们不能不发问,创作者对于创作是取悦俗见还是观众和自己的良心?对人物没有真诚认识,怎么创造出时代所需要的真正英雄? 取悦低俗:实际上,许多娱乐片或准娱乐片的可笑无聊,不是应不应该娱乐的问题,而是目标有问题。如同滥俗小品相声,把自以为观众需要的时尚作为操作目标,而丧失了艺术最为关键的发自内心的愉悦感。电影缺乏个性的内心体验,自然不会超越低俗,实现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