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获奖片 71届《莎翁情史》 66届《辛德勒的名单》 70届《泰坦尼克号》65届《不可饶恕》 69届《英国病人》 64届《沉默的羔羊》 68届《勇敢的心》 63届《与狼共舞》 67届《阿甘正传》 62届《为戴茜小姐开车》 (一)奥斯卡:有人不屑一顾,有人喜欢一睹。有人说:“那是人家美国人的奖,对中国人意义不大,不值得我们关注” “人活七十古来稀”。按这种说法,奥斯卡已垂垂老矣,它已经是72岁高龄了。从近两年的评奖看,似乎奥斯卡这样有权威性的评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如有的获奖影片的内容单薄、寓意浅显衬托着包装华丽、奢侈,缺少艺术内涵。很难想象100年后,它会是什么样子。 用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其实很少。但现代生活节奏和传媒对速度和效率的追求,使我只能这样对被采访者发问:“72届奥斯卡颁奖在即,你喜欢看吗?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告诉我奥斯卡是什么?” 周宇(英语翻译):“奥斯卡——是电影工业的结晶。颁奖晚会吗,能看就看。” 李宁(电影学院毕业生):“奥斯卡——是商业电影的表彰大会。历届奥斯卡的获奖影片,票房都不错。你获得奥斯卡奖,也就获得了票房保证。要看艺术电影,不去奥斯卡看,要去欧洲的中小电影节。” 苗晓天(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制片人):“奥斯卡——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电影奖,尽管它只是美国的国内奖。美国电影在世界上是一流的,制作上非常规范和严谨,从工艺细节上你看不出什么破绽。” 章君(电影频道总编室编辑):“奥斯卡——是一种文化。不管你说它好还是坏,它确实有很多可取的东西,并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电影。它也许是商业化的,但也有人性内涵,挺大气的。它拍出了真正跨越国界、并能引起各个国家和不同民族共鸣的影片。但我不会特意去看颁奖晚会。” 杜鹃(电视台记者):“奥斯卡——代表世界电影的精品。不单单是奥斯卡,现在任何电影节都有商业性。许多人看奥斯卡颁奖典礼,是看明星们怎么说、怎么做、怎么穿。” 白丽莉(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就像格莱美对音乐的重要性一样,奥斯卡对电影来说也同样重要。印象中的奥斯卡倾向于昂贵的制作,不像欧洲的金棕榈、金熊奖等还看重乡土影片。” 李兰(北京电视台记者):“奥斯卡有什么呀?那是人家美国人的奖,对中国人意义不大,不值得我们关注。它吸引人的地方都是电影以外的东西——像音乐、服装、明星、新闻报道等。既不鼓励新人,也不提倡艺术创新,它不过是一场表演、一次娱乐,就像迪斯尼乐园。” 以上记者所做的民意测验式的小调查,随机又随意,难免以偏概全,但多少也能反映出普通观众对奥斯卡的“隔岸观火”、雾里看花的点滴见解。记者在收集资料和采访过程中体味最深的,是不少人对奥斯卡的实质不甚了解。其实这也不奇怪,我们的球迷们对NBA、对意甲、 英超、德甲联赛的熟悉和了解,要远远超过影迷们对奥斯卡的认识。原因是媒体对那些热门体育运动的转播与报道不厌其详,但对奥斯卡这样同样是热门的文娱活动的追踪报道却是聊胜于无。 许多电影专业人士,比较推崇欧洲艺术电影。谈起奥斯卡,他们会说:美国好莱坞电影吗,那不过是迪斯尼乐园里由人戴个假面具招揽生意的米老鼠,不值得太当回事儿。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班的孙蕾对记者说:“我们校园里,没有人会在谈论、探讨电影时说到奥斯卡。也没有人会眼巴巴地等着看奥斯卡颁奖晚会。同学们张口闭口都是法国的葛达尔、俄罗斯的塔尔科夫斯基。奥斯卡——那是美国的主旋律影片。它的目标就一个——为自己的民族、政府说话。” 为了弄清在一般观众心目中奥斯卡电影到底是怎样的形象,记者又进行了下面的采访。 (二)一谈起自己最喜欢的电影,8 位被采访者(年龄从十几岁到六十几岁)竟然都提到了奥斯卡影片 要弄清奥斯卡是什么,先要弄明白电影是什么。尽管世界电影史上不朽的理论家巴赞,早在40多年前就撰写了经典著作《电影是什么?》,但我还是希望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普通观众说点什么。我相信,“电影是什么”的问题,不光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理论家有理论家的解释,观众有观众的说法。让记者感慨的是,在调查采访结束后,我发现普通观众的内心深处,都埋藏着奥斯卡的记忆。记者是这样提问的:“你能不能告诉我,在你看过的所有影片中,你最喜欢、印象最深的几部电影?”这样的提问是没有倾向的、没有“诱导”之嫌。但一说起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每一个被采访者竟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奥斯卡。 董晓洁(加拿大加诚有限公司顾问):“我最喜欢的影片有《金色池塘》、《音乐之声》、《雨人》和《活着》。” 赵进(计算机工程师):“《不见不散》、《魂断蓝桥》、《乱世佳人》。” 李江萍(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工作人员):“《我的父亲母亲》、《拯救大兵瑞恩》。” 胡然(汉扬天地科技发展公司工作人员):“《美国美人》、《猜火车》。” 戴利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泰坦尼克号》、《钢琴课》。” 傅一鸣(北京外国语学院学生):“《有话好好说》、《廊桥遗梦》、《辛德勒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