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中国与世界同时起步的艺术门类。从诞生至今,电影的发展不过百年,而在中国却已生根90余载,并带有独特的生命印记。回眸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我们惊讶地看到,50年前中国电影人遇到过的困境、思考的问题、采取的对策同今天何其相似。这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是趋势,还是倒退,不能不引起深思。50年来,中国电影实践中的任何一点进展,都同特殊的政治、经济演化过程息息相关,同中国政治体制不断否定之否定地前进紧密相联。电影的市场观念服从于特殊的政治、历史、社会变化,不断发生深刻的变革,代表了中国电影甚至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 一 其实,从本世纪初电影进入中国开始,中国电影人就开始形成早期的市场行为。短短一、二十年间,电影技术、电影技巧、电影体制就有了突飞猛进。二、三十年代效仿欧美电影体制,先后成立过一些商业电影公司,如明星、联华、昆仑等,先后造就出几代影星和创作人员,这些人成为担负半个世纪中国电影的骨干力量。但这些民族电影的商业胚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在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背景下,在恶劣的现实中屡屡受挫,大多在战火中夭折。 新中国的成立,在政治上赋予民族电影生机。作为国家投资大力扶持的新兴艺术门类,电影比其他艺术受到更多的重视,同时由于国家政治的需要,也被赋予特殊的功能和意义。在新中国50年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中,电影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电影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实质上代表了党和国家对整个文艺工作领导的大趋势。这个前提,决定新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同国家政治需要密切相联,而同市场行为有着天然的疏离。当时创作的大批主流影片承袭了30年代以来左翼进步电影的创作传统,带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性。用电影表现革命历史,用电影表现火热新生活,用电影教育引导人民,成为主要功能。这些影片成为新中国50年来贡献的最具民族光彩的、最富时代特征的、最成熟的影片类型,它们既符合时代精神、政治斗争需要,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政治性和群众性形成了高度统一,电影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之一。 但同时,作为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电影同市场行为有着天然的疏离,更多的商业企业和盈利目的被排除在外。文革前有关电影问题的各种争论,无论是写真实论、中间人物论、现实主义的深化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反题材决定论、反火药味论、离经叛道论、时代精神汇合论、电影创新论等等,都集中于电影意识形态内容的讨论,同整个文化界甚至国家的政治、思想动向息息相关,而电影的市场性、商业性无论在电影体制上,还是在机制上都只当作电影从业人员考虑的业务问题,是居后的。进入文革,电影同其他文艺门类一样,其意识形态性彻底转化成一种工具性。电影直接服从、服务于政治宣传的需要,成为彻头彻尾的宣传品。电影无论从事业上,还是从艺术上,都几近残废,数量降到极点,内容千篇一律,经济效益和商业意义无从谈起。影坛一片肃杀之气,中国电影事业百花凋零。文革之后,伤痕累累的中国电影开始解冻、休整和深入反思。新时期初期中国电影的主要精力是进行拨乱反正,在这一期间,电影创作受到了异乎寻常的欢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10年间,中国电影划出一道漂亮的上升线,我国电影观众曾一度达到历史的最高峰。当然,这个高峰的出现是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今天看来某种程度上并不完全符合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因而只能成为短暂的黄金时代。中国电影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更为现实的现实。 新时期电影又辉煌近10年时间。但渐渐地,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文化心理发生的巨大变化,电影所面临的形势也有了本质的变革。这反映到电影自身,出现了新的问题。8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仿佛一夜之间陷入了全面的市场危机,电影市场大面积萎缩,观众锐减,收入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电影观众以每年20亿左右人次的速度迅速减少下来,尴尬的数字体现了生存的困境,一个多年未遇的问题摆在中国电影人前面,市场赫然成为支撑电影事业兴衰的关键问题。 1995年之后,中国电影市场面临着又一次雪上加霜的强烈冲击,再次刺激中国电影人在观念上发生急速转型。那一年,中国开始相继引进了《真实的谎言》、《生死时速》、《失落的世界》、《云中漫步》等多部“大片”,在国内产生极其强烈的反响。这些影片在刺激了国内电影市场的拓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威胁。这既来自于经济上的掠夺式的冲击,也带来意识形态与文化观念上的强大攻势,形成了“文化霸权主义”的姿态,使得中国电影不得不冷静下来,考虑长远的生存问题。 其实,这种尴尬的处境早在40年代就遇到过。1948年,一批进步电影工作者曾发起过“国产影片出路”问题、“电影复员以来”等问题的座谈会,针对当时美片侵略国片市场、官僚资本控制外汇与发行、官方电影垄断、官方检查制度等进行了讨论。中国电影在半个世纪前就曾面临过相似的问题,这或许让人感到历史惊人的相似。只不过由于当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变化,使得这方面的关注与探索没有深入下去,一停就是整整半个世纪。半个世纪,将中国人隔绝于商品经济之外;半个世纪,市场的概念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已变得过于陌生。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中国电影在观念和措施上加快了调整的步伐,积极应变,开始寻找国产影片的再生之路。 二 80年代中期,一些敏锐的电影工作者在困境中萌发了最初的市场意识,实行了一系列初期性的改革措施。在邓小平南巡、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后,中国电影工作者尤其是领导者在市场化观念上产生了自觉转型。电影再次扮演了文化事业改革先锋的角色。正因为有了上至国家政府,下至电影人和观众在电影认识上的自觉转型,才使得中国电影在新时期之后逐渐走向市场之路,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种转型符合电影作为工业、艺术、媒体、工具等多重身份的性质,也更利于它的健康稳定发展,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进步,而不是变质。 进入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人已经开始大张旗鼓地讨论市场危机问题。政府和广大电影工作者一样,对于这一问题的严峻性给予了充分重视。在现实面前人们认识到,不解决新时期、新条件下对电影的根本认识问题,僵化地沿袭旧有观念和思路,无异于自毁前程。在外界的压力之下,经过一番困惑与反思,中国电影市场观念终于开始苏醒。中国国产电影已经到了无视市场就无法生存的境地。因此,增强市场意识,面向市场,开拓市场,在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便成为20世纪末中国电影的首要问题和共同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