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没完没了的恨与爱,天地间没完没了的暑和寒:银屏上没完没了的贺岁片 “铁打的贺岁片,流水的女演员,不变的葛优脸”,尽管对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套路早有了亦褒亦贬的概括,刚刚看过梅开三度的冯氏贺岁片《没完没了》的人们也是众说纷纭,但回想该片首映式和新闻发布会上趋之若鹜的新闻界,再听听从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传来的消息:北京公映首日,《没完没了》创下32万元的今年国产电影单日票房新纪录,我们仍然要承认:贺岁片赢得了影视圈内外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我们的电影市场和广大的观众需要贺岁片。 然而到目前为止,真正安排进入上映档期的贺岁电影,还是只有《没完没了》堪称一枝独秀。其实近日也另有一些冠名“贺岁”的电影借助报刊渐渐浮出水面,比如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北京建基公司合拍的《给您道喜啦!》,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出品的《赛龙夺锦》,上海永乐电影电视公司出品的《相约2000年》、《人见人爱》以及上海电影制片厂与电影频道合拍的《世纪婴儿》等。 电视剧参与“贺岁”的也不少,明确标明“贺岁电视剧”的就有:北京乐学公司与北京电影学院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的《福禄双全》(30集),亚环公司拍摄的《财神到》(26集),北京雅迪星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合拍的《开心就好》(3集), 北京电视台和云南骄雄公司合拍的《家和万事兴之情归龙年》,以及北京好莱西公司出品的电视电影《称心如意》等。 从题材、样式上看,今年电影、电视的贺岁片都较以往稍丰富了些。这里有传统古装剧,也有现代城市生活片,有音乐青春剧,也有国内以前从未出现过、但在世界影视市场走俏的男扮女装搞笑剧,不知多少人正翘盼赵本山扮演的老太太出场呢! 贺完圣诞贺元旦,贺完元旦贺春节,一直贺到情人节:华人贺岁影视的黄金档期 “贺岁片”是香港影视界创造的一个“目标档期”影视片的名称,大约出现在十多年前,他们借鉴欧美圣诞、元旦档期的做法,根据华人更重视春节的特点,创造了这个蕴含无限商机的词汇,也年复一年地拍摄了大量贺岁影视片。其主要特点是明星荟萃,扮演大家庭的发财、团圆故事,虽然由于拍摄时间短,只为应景,可能比较粗糙,但非常热闹“爆笑”,很能“冲喜”。利用其有利位置和传统,香港贺岁片影响力辐射整个东南亚华人圈,前几年,成龙的《红番区》、《我是谁》等电影也曾经在内地卷起贺岁风潮。 1997年,冯小刚导演了内地首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并取得市场运作的成功,该片北京地区票房达1180万元,全国票房达2400万元,引得众多投资商竞相效仿。1998年,纷纷将“贺岁”二字当作票房灵药的电影、电视制片商损失惨重,只有冯小刚和葛优再度屹立不倒,一部《不见不散》又大获全胜,取得全国票房3600万元的新成绩。 自年初大多数贺岁影视铩羽而归之后,1999年,除了一部差不多一整年都在沸沸扬扬的《没完没了》,“贺岁”的标签一直到11月底都未获其它片子的青睐,但一进12月,也许是节气使然,也许是“贺岁”这个词本身包含了太多的喜气和旺势,终于有些片商按捺不住,加入了贺岁大战,当然最后的决战乃是春节前后。因为,就中国人而言春节更具年的气氛,对制片方来说更具商机。《给您道喜啦!》原定12月25日上映,《赛龙夺锦》、《称心如意》原称元旦献礼,现在都无声息,《世纪婴儿》仍未“诞生”,“情归龙年”等正后期制作,看来大家的确是为春节铆足了力气。 新的千年,新的世纪:拿什么样的贺岁片奉献给你 在《没完没了》新闻发布会上,冯小刚“口吐狂言”:这部片子的全国票房会达到5000万元。虽然仅贴片广告就已经收入1500万元,但看过片子的人们还是多少有点替他这句话觉得心里没底:与小品集锦式的闹剧《甲方乙方》及稍高一层次、介于情境喜剧和性格喜剧之间的《不见不散》相比,《没完没了》重复导演自己的东西似乎稍多了点,让人觉得乏善可陈了。冯小刚被记者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便是:他的贺岁片是不是真的“没完没了”?明年还拍不拍?冯小刚的回答是绝对的自信:有好本子当然要拍。 冯小刚的京味贺岁片的确是幸运的,其它贺岁片导演远没有冯小刚有运气。有识之士认为,贺岁片期待好的回报,首先必须解决好市场问题,建立投资、回报、再产出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国范围内发行放映单位的偷漏瞒报现象比较严重,使制片方按正常比例应收回的资金往往变成竹篮打水,而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由于在北京有自己相对独立完备的院线,使冯小刚导演的几部贺岁电影资金在回收方面几天后顾之忧。如果能解决好市场问题,三、五年内,电影市场每年应该能够消化五、六部贺岁电影,而且品貌应该很丰富,有了“京味”菜,也可以有粤味菜、川味菜、上海菜,儿童片、体育片、农村片、科幻片等都可以达到“贺岁”的目的,绝不只是一两个导演的一两种类型。 曾经有人称“贺岁片是中国电影走向市场的标志性事物,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郑洞天语),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电影、电视片为档期量身定做,使广大观众在每一个年头岁尾都开心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