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99年,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40周年。 1959年,法国一批既搞电影评论,也拍电影的超级影迷,围绕在著名的《电影手册》周围,针对当时法国的主流“优质电影”进行了针锋相对地批判,当仁不让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用后来被奉为经典的几部影片为他们的主张提供了注脚。在“新浪潮”精神影响下的其他国家的电影运动,大致也是寻着这样一种“法式”路线进行的。这甚至可以算是20世纪电影革新运动的一种范本。 在中国,我们是在对历史的追忆中,了解了本世纪中叶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们所创造的辉煌事实。对于大多数中国的电影创作者来说,那场名垂青史的电影革命可能更多的只是历史教科书上的枯燥字眼,以及能看到的为数有限的几部大师作品。然而20年后,“新浪潮”这一历史称谓所禀赋的革命性,在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催动下,引发了一场电影美学的革命,也造就了中国影坛“第四代”导演群落;25年后,作为这场革命的延续和发展,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使中国电影成了世界影坛最具神话意义的文化景观;40年后,当我们纪念这一光辉的文化节日时候,“新浪潮”的精神之光是否依然跃动在更年轻一代的中国电影人的新作品中呢?在历史的经验和先辈们的辉煌面前,中国年轻一代的电影人是否创造出了又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电影创新运动的范本呢? 1999年11月27日~29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主办,《电影艺术》编辑部承办的“青年电影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汇集了当今中国一批有才华的青年导演,他们是路学长、王小帅、阿年、管虎、王全安、霍建起、金琛、李虹、吴天戈、毛小睿、郭小橹、田曦。同时,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谢飞、郑洞天、韩小磊;文学系教授黄式宪、钟大丰;理论室教授倪震;表演系教授林洪桐;摄影系教授郑国恩;中国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杨远婴、胡克、饶曙光;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研究员贾磊磊;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戴锦华、研究助理王昶;《电影创作》主编王陶瑞;《大众电影》副主编杨国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陈晓明;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童道明;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剧本部主任张玞;上海广电局艺术处处长吕晓明;上影厂策划部马宁;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助理孙毅安、珠江电影制片公司祁海、艺玛公司艺术顾问唐斯复;新影联发行部经理高军;北京电影制片厂策划部主任赵海成、北影销售公司阎国萍;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张思涛等30多位电影界著名的导演、理论家、影视策划人、电影发行人参加了研讨。 会议由《电影艺术》主编王人殷、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史东明主持。 新的身份 早在90年代初,诸如王小帅、张元这样的一些名字,经常出现在国外的大小电影节上,他们的电影题材、故事异常的个人化,制作粗糙,并且大多未经过电影主管部门的审查。媒体把他们的电影称作是“地下电影”。即使是在体制内制作的一些影片,像管虎、路学长的早期作品,也都表现的是所谓“边缘人”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有与中国现行的电影审查制度相抵牾的内容。因此,关于身份问题,是本次研讨会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尽管会上依然有理论家,用“边缘化”的理论话语来评价他们以前的作品。但在路学长看来,他们并非要刻意表现那些不大受主流社会欢迎的人,而只是讲了一些他们熟悉的人的生活。他们本人就生活在普通大众的社会中,怎么会边缘了呢?阿年和王小帅更是强调,过去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的艺术个性,而失去个性对他们来讲无疑是痛苦的。阿年甚至用了“上断头台”的字眼来形容丢掉个性后的命运。而来自上海的青年导演们在个性问题上却表现出了相当的柔韧性。显然,在他们看来,在交办的任务中透出点个人风格是最理想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事实上,研讨会之所以会在身份问题上引出青年导演的颇多感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营电影制片机构在新世纪到来前的制片策略。在研讨会的开幕式上,北京电影制片厂韩三平厂长就明确提出,用低成本制作有市场的电影将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在一段时期内的方向。而这一战略实施的主力是青年导演。他说:“……我们当年不谈经济问题,甚至没有硬指标。现在根本不行,硬指标非常严格。一部影片资金投入加税收和利息330万,发行费100万,430万是硬指标。 ……北影厂这次抖胆投了7部,情况并不很理想,影片在艺术上和未来商业上都很严峻。 但是我们跟年轻导演沟通得非常好,我们遵循了一个原则:低成本投资”。韩厂长的构想在研讨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弹。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甚至用了“剥削”的字眼来形容制片方的这一策略。史东明副厂长对此解释说,他不同意“剥削”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其说是青年导演需要电影制厂的支持,不如说是电影制片厂更需要这批年轻人。因此,没有主观上的“剥削”企图。郑洞天、韩小磊和黄式宪教授都认为,应该根据剧本的要求来决定影片的投资,而不能认为投入少就必然有利润。北京新影联的高军也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了影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并认为一味地低成本,将损害电影市场的良性循环。从另一个方面讲,电影市场应该是多层次的,既要有《冲天飞豹》这样适应主流电影市场的作品,也应该有针对某个阶层观众的作品。王小帅以自己以往的经验认为,小成本电影只要选好影片所针对的市场,一样会有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