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主持拍摄中国最早的影片《定军山》算起,中国电影走过了百年的历史。百年的中国电影史,展现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沧桑史中,也展现在中国争取独立与自由的奋斗史中,更展现在中国选择自身道路的发展史中。在这百年中,中国经历了“五四”运动、辛亥革命、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反右斗争、“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斗争与政治运动。至于文艺界、电影界本身相对狭小范围之内的带有政治性的冲突更是不计其数。由于一百年来中国被当作国内外各派政治力量较量的舞台,由于一百年来对政治前途的选择(这种选择一直延续到建国之后)成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主题,由于建国后长时期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高度重视,政治合乎逻辑地在中国扮演着主导的力量,是中国社会机制运作的内核、轴心和生命线。正是这个特殊的国情,导致政治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确立了一个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军事、艺术仍至家庭生活等领域,都极其强烈地受到了政治的渗透、影响、支配乃至统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影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要把政治的因素包括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 一 如果说,改革开放后中国国情最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转移到以经济为中心上来,那么它恰恰更进一步表明:在这之前,政治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统治性的因素。在中国,电影发展的自身逻辑不断受到政治的冲击,电影生产的状况与不同时期的政治气候相关联,电影创作的观念更是被政治的观念所深刻地改写。电影史学家孟犁野指出:“……在这种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曰:在社会变革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政治文化。可以这样说,若以大文化的视角来观察电影,在近百年的中外电影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哪段历史时期的电影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环境,会像本期的中国电影那样,如此直接、如此强烈地受到政治的影响。抓住了这点,就抓住了本期电影所处的文化环境的根本特点。”(注:孟犁野:《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1966)·引论》,《电影艺术》1993年第6期,第33页。)中国电影所受到的中国政治的重大影响,固然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有关,但更和中国在百年中处于社会转型的变动过程这个历史环境有关。在这个变革与发展的时期,政治是历史的要求,是时代的特征,是公众的情绪。特别是在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中,在中国遭受外来侵略,共赴国难的时候,政治更是发自老百姓内心的共同的声音。只有这样看,才能解释何以中国电影会走了这样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会有这样一些被政治环境的变动所规定的发展阶段,会出现如此大量的政治电影。我们只能这样来理解:由于这个大的历史环境的制约,中国政治是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的因素,也是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其深刻影响的方面。即便是在建国后,政治对电影创作表现出越来越直接和赤裸的干预,表面上看似乎是权力意志的产物,但其背后仍然是这个大的历史环境在制约着领袖的文化决策。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不是国家的权力意志,而是民众的政治热情在很不相同的一些时期,都曾经有力地形成和助长着一种政治性的社会氛围。这种社会氛围一方面促使中国电影去适应它所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一旦中国电影表现出了适应,它又以更为热烈的回应来进一步推动其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30年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影坛曾是武侠神怪当道;即便是所谓的“新派”电影,也更多地从城市知识分子与小资产阶级那里去获得创作的灵感,表现他们个人的婚恋与内心苦闷,总的来看有着相当强烈的商业气息。“九·一八”事变爆发,现实的矛盾与斗争日渐激化。电影观众开始主动向电影界提出“猛醒救国”的忠告;当时出版的《影戏生活》杂志曾收到过600多封读者来信,一致要求各电影制片公司组织拍摄抗日题材的影片,甚至建议成立‘抗日反帝电影指导社’,协助电影公司收集抗日反帝材料,以供各公司创作抗日反帝电影剧本使用、参考(注:李少白:《简论中国30年代“电影文化运动”的兴起》,《当代电影》1994年第3期,第77页。)。在这种情况下,左联的成立,党的电影小组的成立,电影评论的开展一下子使电影界的政治气氛有了极大的加强。这种政治气氛与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局势相配合,对扭转电影创作中的商业化趋势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政治既是百姓内心的呼声,同时也是共产党开展革命工作的需要,这就从两个方面对电影工作者政治意识的强化产生重大的影响。1937年的“八·一三”上海保卫战,虽然一度使上海所有的电影公司停止拍片,但当时全国上下普遍高涨的抗日激情,导致电影工作者不是各自打道回府,而是组成了十三支抗日救亡的小分队,奔赴内地去宣传抗日。其后,电影工作者才得以在后方拍出了《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和《八百壮士》等抗战影片。这批影片从政治上看固然相当赤裸,从艺术上看更不是什么精心之作,但却因为是抗日的题材以及宣传抗战的主题而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而民众的欢迎反过来又对抗战影片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政治对电影的干预并不总是政治家的个人行为,有时候它也是一种集体意识的反映。观众的批评、左翼文艺工作者的介入及创办电影理论刊物加以引导等,都对电影的走向产生影响。在这个时期,政治无疑是使中国电影从商业的道路转向严肃的艺术道路的一个主要的推动力。由于社会生活本身的政治含量相当高,关心社会与关心政治之间便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和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