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市场是指职校为社会培养的专门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并进行供需双方交换的场所及交换的总和。是指教育产品(教育所产生出来的人的劳动能力,其现实形式是学校输送出来的毕业生),按照其各自形成过程中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形式。职教市场作为职业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新的运行机制,能促进职教事业的正常运行,实现教育目标,以保证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职业教育供需的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职业技术学校(特别是中专和技校)基本上是教育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按照严格的指令性计划办事,自己没有办学方面的自主权。学校办学的动力和效益检验,不是来自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而是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计划指标,这样,往往造成职业技术学校的供给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脱节。而职业教育的市场机制,是办学机构与用人单位所构成的供需双方,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横向关系。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它们双方是平等的。职教市场,作为价值规律起作用的一种运作形式,它要求职业教育内部结构的调整、层次规格的确立、学校专业的设置、课程安排的变化等,均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支配,以此达到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通过职教市场,直接反映职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检验办学效益与办学水平。 一、职教市场的运行原则 职教市场作为市场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诸如资金市场、科技市场、物资市场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体系。职教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有自己特殊的运行规律和原则。 1.市场性和宏观调控性的统一 职教市场强调通过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导向,来调整职校的专业设置、招生数量、教学安排等,它是职业教育的有形调节器,使职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但是我国的职教市场又是宏观调控的市场,其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虽然专业人才供需的双方有互相选择的自由,但是,整个职教市场的运行还要由国家通过各种经济、法律政策以及某些行政手段对毕业生的流向、流量从宏观上进行指导和调控。因而,职教市场是市场性和宏观调控性的统一。 2.平等性和互利性的统一 职教市场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关系基础上的,人才供需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从法律的角度看,他们双方也是平等的,供需双方以平等的地位等量劳动交换,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另一方面,供需双方又是以互利为原则的,供给的一方因对方提供等价计酬、合适的待遇而接受聘请,签定合同,而需求的一方因对方的知识能力素质较高,而发出聘请。那种只建筑在单方面利益基础上的交换,都是无法进行或是很难进行的。因此,供需双方是平等性和互利性的统一。 3.专业性和层次性的统一 职业教育有各级各类,三百六十行无所不有,这一特性决定了职教市场管理的多样化。此外,由于进行劳动力市场交流的毕业生有高、中、初三个层次,这就决定了职教市场必须充分发挥技术、劳务的特性,并把几者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使之正常运行。 二、职教市场的功能 1.中介——交换功能。中介——交换功能在职教市场的功能发挥中居于核心地位。职教市场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与国家、社会、市场联系的中介与桥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职教的指令性计划比例减少,职校的发展规模、速度、专业结构、招生、分配及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主要依赖职教市场的中介进行调节,职教市场还能实现供方(各级职业技术学校)与需方(社会)在人才、信息、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交换,从而使供求双方在交换过程中得到满足,充分地体现其中介、桥梁作用。 2.信号——反馈功能。职教市场是及时显示人才需求状况的重要信号。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对职教的需求、期望和评价主要通过职教市场的各种信息反馈到职校,进而引导职校采取相应策略以寻求平衡;职校的办学规模、效益及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等情况通过市场信号反馈到社会,进而增强或削弱社会对职教的投资动向,以此调整职教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实现其信号反馈作用。 3.竞争——动力功能。有市场必然存在竞争,职业学校的人才在市场交换中,必然遵循优胜劣汰原则并受其制约。职教市场是增强职校竞争意识,提高办学效益的动力源泉。面对市场的公平选择,各职业技术学校必须不遗余力地提高教育质量、管理水平、投资效益以及在市场需求者心中的声誉,才能获取丰富的生源,足够的投资,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最终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正是职教市场在发展中所具有的动力功能所在。 4.预测——调节功能。国家、地方和职校可以通过职教市场的信号实现对未来人才、就学机会的预测。社会各管理和投资主体依据预测结果对职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经费筹措、学生就业等进行合理规划。事实上,职教市场的各种信号都牵引着社会与职校作出调节以达到供求平衡,通过预测与调节能够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以避免教育浪费;可以促使职校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人才的质与量、专业结构与社会产业结构合理匹配;可以改变职校布局上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小而全的不合理局面;可以调节职校专业设置,使长线变短,短线变长,从根本上确保职教事业按客观需求并遵从教育发展规律合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