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各地的中等职业教育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在外部环境方面,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基础、外语、计算机、多证等等);二是在中等职教内部,招生工作日益困难,新生文化水平有所下降,不报到率和辍学率有所提高;三是中等职教通向高等职教的渠道有所拓宽,升学目标不可回避。今年高校大幅度扩招,使社会舆论对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增加了更多话题,今年的生源竞争更加激烈,这在情理之中,也在预料之中。有些地方,中等职教被冷落,虽然不合情理,但客观地存在着。社会上和教育界现在对中等职教出现了某些非议,有的“似曾相识”,有的“变本加厉”,也有一些意见不无道理,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听取和吸收。因为:1.在数量增长困难的情况下,不仅更充分地反映出职教外部环境的不利方面,同时也暴露出我们职教内部客观存在的弱点,表现出部分职业学校根基的脆弱(其原因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简单化)。2.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我们面前确实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需求,面临新挑战,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进行观察和研究,采取新的对策以求新的发展。 面对现实,我们亟需对如下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等职教在我国现阶段的适应程度问题 随着经济、教育水平的提高,职业教育的重心将逐步高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发达地区必将先行,但决不能对现实估计过高,盲目冒进。笔者不相信作为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现在就该萎缩了,都要放到高中后了。我们在充分肯定我国发展成就的同时,不可忘记在国际上仍是人均经济占有量位次很低的国家。经济比我国发达得多的许多国家,同龄人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仍比我国高得多,其中有一些国家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十年经久不衰,难道我国可以一步登天?我个人认为,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长期政策,在一定时期内,部分地区还要积极发展形式多样的初等职业教育。 江泽民主席在今年的全教会上对我国中等职教基本状况的判断很客观,对中等职教的作用十分肯定,对中等职教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中等职教工作者的要求和期望中肯而殷切。我们没有理由对中等职业教育缺乏信心。 单从经济角度说,我国由于中、初级技术人才缺乏和劳动力质量低下所造成的后果已经够严重了,吃的亏已经够大了,如果再不重视中等职教的发展,更待何时? 温州亚龙教学仪器设备公司总经理陈继权最近说:在国际市场上,德国电子电工实验室设备,一台卖25万元,我国最好的才卖1.5万元, 设计是国际标准,设备是引进的,成本相差无几,问题就在于我们的零部件加工精度达不到,造成了价格上的悬殊。 我国纺织行业这几年为了加速技术改造, 花数百亿元从国外引进6万多台当时最先进的无梭织机,这种织机次品率很低,产品换代容易,它的生产效益与有梭织机相比,大约是10倍的差距。但是1998年我国仍然要从国外进口各种面料60亿米,其中仅购买高级面料就要花60亿美元的外汇。为什么呢?以纺织业著称的绍兴县为例,该县拥有无梭织机占全国1/3,为此花了120亿元人民币, 但是现在绝大多数无梭织机织的仍然是价值10—15元/米的低档化纤产品,每米附加值只有3元左右, 纯利1元左右。原因有三个:一是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二是印染、 后整理设备不配套;三是缺乏技术人才,上机的大多数操作工人和技术人员只经过短期培训,仅能维持机器运转,不具备开发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在今年4 月汉城举行的第二次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说的一段话,值得我们品味,他说:“在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仍享有更大优势,尽管它与就业未必匹配。另一方面,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合格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奇缺。这种教育体系结构的失衡是经济发展的明显障碍之一。”“并非夸大地说,未来一个国家社会与经济腾飞的骨干是技术专业人才”。 总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不可低估,当前以中等为重点的职业教育结构符合我国国情,中等职业教育不是要不要办而是如何办得更好的问题。 二、数量增长困难情况下对质量的态度问题 我国中等职教的数量增长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将继续,目前的某种“饱和”有明显的结构性和表象性特点。中等职教作为一项事业,数量问题确如周稽裘同志所说,具有基础性质,对一所学校而言,生源状况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过去的工作效果,也关系未来的发展能力和社会声誉,非同小可,认为“生源不足说明社会不太需要,何必勉强”的看法,未免离实际过远。相反,一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职教发展本身不是目的,数量增长更不是目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因此要力求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其中教育质量始终是学校兴衰成败的生命线。生源越困难越要保持头脑冷静,稳住阵脚,抓好教学工作,控制好教育质量,万不可乱了方寸,“病急乱求医”。下一步重新繁荣生源的主要出路将仍然是强化学校适应能力和提高毕业生质量,在实力和活力两个方面做文章,别无他途。同时,数量增长缓慢时期是调整资源、优化结构、充实力量、提高质量的良好时机,不可错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