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月,中国开始实行新税制和新财政体制, 即中央与地方分税制,它的根本原则是“统一税制,统一税率,公平税负”,由此建立起公平竞争的统一国内市场。这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也使得是否继续保留特区原有的优惠政策成了一个比较复杂和难以处理的问题。同年2月,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博士在《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研究报告》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特区的“特”与“不特”的观点。时隔六年,中国经济特区迎来了20周年纪念,胡鞍钢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依然表现出对特区发展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对深圳经济特区今天与未来的研究思考较为深入。 既主张特区“不特”又主张特区“还要特” 六年前,胡鞍钢认为,特区的“特”字不能“特”在优惠政策和减免税上,而应该“特”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国际接轨三个方面,降低外商、外资包括内资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这一观点在当时曾引起了一场公开的辩论。对此,胡鞍钢说,这场争论实际上在1995年9 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批准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画上了句号。 就目前深圳的发展现状,胡鞍钢显得思路清晰。他说,江总书记曾在1995年就提出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显然,这个优势不再是优惠政策优势,而是市场竞争优势。实际上,过去的六年正是深圳特区转型的过程,即由“优惠政策优势型”向“市场竞争优势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产业转型,例如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5%,这一比重在全国是最高的,甚至高于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1998年时,深圳市电子、通讯设备制造总产值为967亿元, 上海为497亿元,北京为680亿元。二是继续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圳出口额居全国大城市之首,超过了上海,199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504 亿美元,在出口额中,高新技术成品比重较高,而“三来一补”的来料加工比例不断下降。三是与国际接轨。从企业审批制转向登记制,改造传统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实行“大社会小政府”的模式,在转变政府职能,率先推行政府采购、建筑工程招标等方面深圳都走在全国前列。 胡鞍钢说,过去20年,经济特区创造了经济奇迹,发展了一个新型的追赶模式。世界上比较公认的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起飞,是比较成功的追赶模式。但是深圳等经济特区仅仅花了20年的时间,便走完“四小龙”30年甚至40年才走完的道路,它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特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转变 谈到特区未来的发展,胡鞍钢说,早在20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开放经济,但迄今为止,深圳经济特区以及广东沿海省区还停留于或定位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而未来经济特区的“特”应该是指在市场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与国际惯例接轨、技术创新等方面“先行一步”。 胡鞍钢认为,深圳要率先实行三个方面转变。第一,从原来实行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实行投资自由化,加快贸易自由化,开放专业人才、企业家和公务员市场,利用WTO过渡时期,加快经济体制、市场竞争游戏规则与国际接轨。第二,从追求高的经济增长向提高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变。过去20年,深圳累计投资额已达3000亿元,城市基本建设投资达800亿元,已经建成了城市功能较为完备并拥有400万人口的大城市。因而,现在的目标应着眼于投资于民,投资教育、卫生、环保,以人为本,富民为本。其中以人为本,富民为本对特区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更加有效地为投资者服务,更加有效地为企业服务,更加有效地为广大市民服务。 深圳能够为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回顾特区20年的经验与历程,胡鞍钢认为,在庆祝深圳特区成立20周年之际,不能只看过去,不看未来,深圳经济特区应考虑如何更好地为西部开发贡献力量。这个贡献包括经济贡献、税收贡献、制度建设的贡献,知识、技术及教育的贡献,特别是主动参与西部开发过程的贡献。 胡鞍钢分析,再过20年,我们回过头看深圳的历史,可能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过去的20年,全国人民支持帮助特区建设,使边陲小镇变成了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实现了高速的经济增长;第二阶段是未来的20年,特区人民将回馈于全国人民,特别是西部人民,缩小东西差距,促使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本报北京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