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兴起到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创立和发展 北京海淀中关村地区是一个知识密集区。早在1911年清政府创办的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及1931年成立的燕京大学(北大前身),就设在中关村地区。建国后,一批新的大学、中科院及一批国家级科研所也建在这里。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在中关村地区已有普通高校30多所、科研机构130多个,是我国科教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其中中科院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研究中心,全院41个科研单位,近万台科研仪器,平均每年承担科研任务2000多项,获国家级成果奖近百项。 中关村地区虽然有这些优势,但在改革开放前,这样雄厚的科技力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科技人员仍然关着门搞科研,教学人员也是关着门搞教学,所以直到70年代,整个中关村地区仍然十分落后。有人形容说,当时的中关村只有四季青公社的一个锅炉厂算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企业了。这样,中关村就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地区社会结构:高楼深院内知识分子成群成堆关门研究,高楼外面则是农村经济,种粮种菜,倒也显得清静。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地上改革开放的浪潮兴起,世界新技术革命也开始冲击到中关村这个智力密集区。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推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政策,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知识分子们开始考虑把科研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但是这条路到底该怎样走呢?由于当时的传统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得很厉害,人们想走出大院到中关村大街上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要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使科学技术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就需要具有远见卓识的科技工作者大胆地走出来创业。结果,终于有人走出来了,那就是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和纪世瀛等另外6人, 他们于1980年10月30日在中关村街上创办了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快的将科技变成生产力(像美国的硅谷一样)。服务部创立之后,他们又与有关单位签订了27个合同,与海淀区4 个集体所有制工厂建立了技术协作,帮助开发和移植新产品,还开办了行业知识青年技术专修班等。 然而,陈春先的事业并不是那么顺利。在此后3年时间里, 中关村街上唯一的这家民办科技机构备受打击。但他们没有屈服,硬是在强大的习惯势力与旧体制下苦苦支撑了三年。直到1982年,一名新华社记者写了“内部动态”,把情况反映到中央,问题才得到解决。1983年1 月,中央领导同志胡耀邦等看了报告并经过了解,肯定了他们的事绩,认为陈春先走的路子是对的,这是一条新路子,可以较快的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且使科技人员可以更好的为四化做贡献。同时,也可以使一些确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先富起来,从而打破铁饭碗、大锅饭。这些批示,对将要出来办科技企业的人员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和鼓舞。 1983年5月, 中科院与海淀区联合创办了第一家科技企业——科海技术开发公司。之后,信通、华海、四通、联想等新兴产业公司纷纷成立(四通推出了Brother牌2024打印机, 而联想则推出了联想汉卡等)。 当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科技企业就发展到11家,从1980年开始孕育的科技企业,此时已是科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并初步确立了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子不断向前,1985年3月, 中央发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3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关村地区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国务院的批示对中关村地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1986年5月,四通成立集团公司, 其拳头产品MS系列文字处理机的第一种型号MS-2400上市,当年销售上万台,使其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1987年3月, 又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合资经营“北京四通办公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这是电子一条街上第一家中外合资科技企业。1987年四通北京总部以及分公司和合资企业总营业额达5.1亿元,利润3600万元,纳税1694万元,创汇123万美元。 1985年4月联想汉卡投入市场,至1989年,其工业产值近4000 万元,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种奖励,也成为电子一条街的拳头产品。1985年,北大几位教授筹办了北大新技术公司(北大方正前身),将王选教授多年研究的汉字电脑输入成果应用于激光电子照排系统。激光电子照排系统是印刷业中一项重大发明创造,它将传统的印刷术从手工检字、铅字浇铸一跃而到电子排版直接印刷,这是排字印刷史上的一场巨大变革。1987年1月,跨部门、 跨地区的大型联合公司——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成立,其成员以电子部从事计算机生产、研究的单位为主,这是我国电子工业体制变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这样,从1984年到1987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高新科技企业就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了。1987年一条街上的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达2.2亿元,并在这里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微型机及其元器件市场。 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海淀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给了许多优惠政策。使区内新技术企业又得到了很大发展。据统计,从1988年到1992年,中关村试验区中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6个,超1000万元的有71个,超800万元的145个。更重要的是企业自己开发产品的比重逐年增加。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召开之后,区内企业又纷纷开始了“二次创业”热潮。四通重组集团企业结构并在香港股市上市股票;实行与“巨人同行”战略与一批大型跨国公司合资组建大型生产企业,以合资中的“少比例”换来进入国际“大市场”;实行多样化经营等。联想则在1989年组建了集团公司,1990 年推出自己品牌的电脑, 并在1995年与IBM、康柏等对手的竞争中,采用降价的战略, 夺得可观市场份额。目前,联想在品牌电脑、电脑主板、系统集成、代理销售、工业投资和科技园区六大方向多元发展硕果累累,1997年联想电脑闯入亚太十强,排名第8,电脑主板年销量进入世界第5名。北大方正研制出来的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占领了国内外中文照排的大部分市场,1992年又与香港金山公司合资成立香港方正,1995年在香港成功发行股票。此后相继与苹果、爱克发等跨国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1997年与IBM签约合作, 标志着方正带着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迈向全球化道路新的一步。此外,象清华同方等企业,由于依靠清华大学的技术力量和名气,发展也极为迅速。中科院更是坚定实行“一院两制”(两种运行机制),在试验区成立了142家高新技术企业。京海是中关村的元老级企业, 一直在不断探索自己的路,1995年开工建设了自己的药厂,开发了“护肾宝”,使京海的保健品走上规模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