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司化体制改革是东风公司摆脱困境,再铸辉煌的关键所在,也是公司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经过几年来的充分酝酿和论证,东风汽车公司体制改革方案基本成熟,已经职代会团组长会议审议通过, 自5月份已正式启动。 一 东风汽车公司是东风汽车集团的核心企业,直属二级生产经营单位、职能管理部门和服务单位67个、全资子企业7个、控股子公司48个, 具有相当的资本和组织规模。 东风公司于1969年破土动工建设,1975年正式投产以来,沿用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进入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公司化改造。一方面,按照集团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基本建成了十堰、襄樊、武汉汽车生产基地,并辐射大江南北,形成了轻、轿、中、重宽系列产品的格局;另一方面,历经十几年的探索和改革实践,不断推进公司内部改革,在局部和一部分领域的改革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1、生产房产、教育、集体企业等不仅从生产主体中分离出来, 而且完成了由分散向集中管理体制的过渡,为企业经营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分离打下了体制基础。 2、剥离辅助取得一定进展,先后组建装备公司、建筑公司, 将管理职能与经营分开,工厂设计院改造为法人实体,为精干主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推进零部件体制改革,先后将12个专业厂改制为公司型体制,初步建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为搞活零部件生产经营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4、集团管理逐步规范,一部分汽车生产经营企业, 依法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初步规范了母子公司管理体制。 5、资本多元化的探索,成功地完成了“东风电仪”的改制上市,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已经上市,车轿公司与青海相关企业联合改制上市工作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车桥股份公司已挂牌成立。 还有其他一些局部的改组改革和体制调整,这些改革的推进,为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建立公司型体制,转换经营机制,起到了积极作用,打下了一定基础。但是,就目前公司整体状况而言,仍然是一个工厂型体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 1、由于缺乏现代企业的组织体系, 公司决策性功能与生产经营功能混为一体,责任不明确,削弱了公司重大战略的研究和实施。 2、公司部分二级单位已经进行了公司型体制改革, 需要建立市场机制,但公司总部体制未改,旧的管理模式制约了二级单位的正常运行。 3、职能管理仍然是直线职能制,职能转变慢、 业务交叉和冗员较多,办事效率低。 4、些事关全局的管理职能较弱,比如投资管理、 财务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监控和约束。 5、集团管理由于传统的联营观念,形成集团和公司“两张皮”。资本经营观念不强,对长期投资缺乏有效管理,投资效益低。 因此,以建设大公司大集团为发展战略目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公司型体制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二 东风公司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依据国家对试点企业集团的政策和要求,将东风汽车公司按照《公司法》改制为国家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并争取成为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 公司改制后的组织形态为混合控股公司,公司名称仍为“东风汽车公司”,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力求规范运作。即:以资产为纽带,规范母子公司关系,建立母子公司管理体制,精干主体,剥离辅助,精简机构,转换机制;将汽车主业组建为若干战略经营单位;将辅助生产单位改造为独立经营实体,使其背靠东风汽车公司,面向社会市场;使生产与社会服务职能逐步实现社会化管理,由福利型服务向经营型服务过渡。 公司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不在于机构调整,而在于转换机制,增强公司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驾驭能力,增强总部的调控能力和公司的整体功能。通过体制改革,建立起管理层次清晰,权责明确,适应市场,具有竞争能力的大公司集团组织体制,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路。 在管理幅度上,要实现从管理本部到管理整个集团的转变。我们以前只习惯于管理十堰、襄樊基地,这很不够,这种管理方法和思路,已经不适应大公司、大集团的发展趋势,尤其合并财务报表后,更要求把整个集团纳入管理范围,要和本部的子公司一样要求,一视同仁,严格管理。 在运作模式上,要实现从职能交叉、重复、条块分割到统分结合、条块结合的转变,既激活基层,又增强总部的约束、控制力。属于总部管的一定要管;不该管、又管不了、管不好的事,一定要放权。公司总部必要的直线职能制管理还要进一步予以强化,如发展战略规划、重大项目投资行为、人事管理、资产保值增值、财务收益等。该放的要彻底放下去,实行块块管理,如除几大总成外的零部件定价、适应性产品开发、定额管理等等都要下放。要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使二级单位权、责、利对等,真正能够为自己在市场中的行为负责。 在具体方法上,要从一竿子插到底向封闭式管理转变,总部以结果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重点只管理下级单位的经营绩效和对总部的贡献大小,具体过程封闭在下级单位,尤其对生产经营性单位,实行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封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