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化发展带来的“都市病”受到普遍关注和忧虑,农业分享城市资源并向资本、科技、信息密集和土地节约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日趋强烈,农业日益成为常州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发展常州都市农业,建设“有农的”城市,既是传统农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极化过程中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客观要求。 一、都市农业是我市经济和城市建设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农业是发达国家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是依附于城市资源又直接为城市服务的农业,既是农村的一部分,又是城市的有机部分。都市农业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城市现代工业物质装备,其主体的生产性功能得到深化和提高;二是作为大自然的看守者和管理者的生态功能,以及调节身心、教化人民的生活、文化、教育等多种社会功能得到施展和开发。具体来说,都市农业的功能作用主要是:为城市提供新鲜、无污染的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作为“都市之肺”,防治城市环境污染,营造绿色景观;分享城市文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产业化经营发展;为市民接触农业、回归自然、休闲娱乐、体验农村生活提供场所和机会。 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是常州经济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在此发展过程中,有四大因素的变化对常州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1.人口增多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求常州农业向用地节约、产出高效和精细化、设施化方向发展,实现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据统计,我市人均耕地占有面积已从八十年代初的1.06亩下降到1998年0.90亩,耕地资源的减少,再加上近几年丘陵山区的开发,造成自然资源日趋紧张。无节制地使用不可再生的资源,必将造成资源的枯竭,贻害子孙后代。 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转折,要求从“大市场、大流通”的高度来认识和建设常州农业,特别是城郊农业。据测算,目前常州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副食品中,猪肉有近90%、禽和蛋分别有60%来自郊区以外;蔬菜除七、八、九三个月伏季外,有超过40%的外地货源通过凌家塘农贸市场等流通渠道进入寻常百姓家。因此,要摈弃城郊农业等同于副食品生产的观念,要从偏重于城郊农业的“保粮食生产”、“保副食品供应”等生产性功能,转向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注重农民的收入,注重农业的生态作用,注重农业为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的功能。 3.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使大量绿色农田变为非农用地,带来建筑增密、空间和绿地减少、环境质量下降,这就要求从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相融合的角度来认识和建设常州农业。常州经九十年代以来的大发展,市区人口由1991年的67.66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84.76万人,增长25.27%;城市化率由1991年的25.12%提高到1997年的37.87%,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快速发展阶段;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39平方公里扩展为1997年的67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增长62%,居住用地增长24%。而高楼大厦中的人均绿地较少,喧嚣中的宁静空间不多。据环保监测,1998年我市酸雨频率高达41.3%,比上年上升了5.5%, 环境建设和环境质量类指标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分别列全省最末与第11位,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氮氧化物浓度年日平均值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指标分别处于全省最末一、二、三位,环境质量甚忧。如何发挥农业充当城市“绿色藩篱”的作用,发挥农业在保持和改善城市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值得我们思考和作为。 4.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出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再加上双休日的实施,这就要求从适应城市居民消费变化趋势,特别是从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的角度来认识和建设常州农业。去年,常州人均GDP达到1785美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去年经旅行社组织外出旅游的常州市民达6.19万人次。随着大多数市民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要求农业在自身结构的调整过程中,林果、花卉、蔬菜、水产、特种畜禽从单一生产型逐步向生产、生态、生活休闲方向发展,开发其潜在的生活性功能、生态性功能,为市民提供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农业、教育后代的场所,提供赏心悦目的生态环境。 以上四大因素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反映了我市经济和城市发展对农业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同时还深刻地表明,都市农业,对于建立一个健全优美的新常州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对常州农业的地位、功能、目标等进行新的思考与定位,及早把发展都市农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二、农业结构调整为发展常州都市农业创造了条件 九十年代以来,我市围绕发展“三高农业”,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要素组合、经营方式、资源利用、品种结构等方面,均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高效农业比重提高,为开发农业的多功能、多目标奠定了基础。一是粮食产出率大大提高,为腾出耕地发展经济作物创造了条件。我市1991年粮食播种面积为416.18万亩,至1997年减少为370.33万亩,6 年间共调减面积45.85 万亩, 但因为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粮食总产却从1991年的27.68亿斤提高到34.15亿斤,一直保持自给有余,且播种面积仍有较大的下调余地。二是多种经营大步发展,农业为市场需求服务功能得到增强。现我市种植业与养殖业产值之比已从1983年的4 ∶1 变为1997年的3∶2,特种水产、名特优茶、经济林果占各自总产量的45%、62.5%和60%,一批农副加工产品如“周城火锅”、“长青珠宝”、“珍珠酱鸭”、“常德乐肉松”、“茅山青锋”、“运村皮件服装等”,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农业的商品率由“八五”期初的50%上升到63%,满足了市场各方面的消费需要。三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农业的主体生产性功能得到强化。水稻单产连续八年超千斤,林茶果速生丰产技术大面积推广,水产高密度混养技术日臻成熟,以及水稻轻型栽培技术、保护地果蔬种植、规模化畜禽饲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新农艺、新技术和抛秧机、联合收割机等新农机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向省工、节本、高效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