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尖锐而严肃地指出反腐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说:“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确实如此,只要对本世纪末反腐败形势严峻性有个清醒而到位的认识,就不难理解警钟长鸣的深刻意义了。 那么,本世纪末反腐败形势严峻性究竟怎样呢? 一、反腐败呼声空前之大之高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和扩大,腐败现象也不断蔓延和上涨,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腐败现象已成为全国12亿人长期关注的中心,成为社会舆论谴责的中心,“少一些腐败,多一些清官”成为全国普通百姓和最高权力机关、参政议政机关人们的共同希望和心愿,其份量不言自明了。 事实就是如此。1994年,国家体改委对全国城市居民的社会调查表明,有86.4%的人痛恨腐败,其中对腐败现象痛心疾首的占52.4%;另外一项对全国农村的调查表明,有80%的农民对腐败深恶痛绝。同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9.32 %的青年认为社会的贪污腐化程度已经相当严重;在回答“您最厌恶的社会现象是什么”时,选择“贪污腐败”的高居第一。对全国万余名大学生的跟踪调查表明,自1990—1996年,大学生最厌恶的社会现象无一不是腐败。1997年初,《工人日报》记者对参加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的100名代表、 委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列出的当前政治、经济生活面临的重大问题,有56人(即56%)填写了“反腐倡廉”,同样高居第一位,与对一般群众的调查惊人的一致。 事实上,反腐败的呼声,已从文艺作品这个社会心态和舆论的晴雨表中强烈地反映出来。进入90年代,从台湾电视连续剧《包青天》播出起,接着《苍天在上》、《反贪局长》、《英雄无悔》、《反贪风暴》、《反腐风云》、《惊天雷》、《桃源镇》等大批反贪题材的影视作品纷纷出现在我们的屏幕和银幕上,引来了一个又一个收视高潮。一时间火遍全国的《宰相刘罗锅》,也首先是因为在反腐败的思想性和现实意义上而受到普遍欢迎;《康熙微服私访》于嬉笑怒骂中对腐败痛加鞭挞,同样赢得了人们的会心微笑,甚至夺走了同时播放的古典名著大制作《水浒》的许多观众。与贺岁卡、商战片、“戏说”片、言情片、武侠片相比,观众对表现反腐败题材的现实主义作品有更高的期望值,倾注了更多热情。有人说,中国影坛、荧屏、广播和文坛都在刮起一股“反腐旋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俞柏青讲得十分透彻:“反腐败题材是符合社会心理需求的,整个社会对于腐败现象已经是非常愤怒了,不能不呼唤表现反贪这个领域的作品出现。” 我们看到:所有的社会问卷调查结果指向反腐败;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指向反腐败;整个社会的情绪、社会的关注热点集中于反腐败。因此,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华大地上确实出现了和存在着空前之大之高一片同仇敌忾的反腐败声浪。 二、腐败活动的“行情”上涨和贪欲升级令人吃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大,人们的收入增长很快,衣食住行消费的升级换代很快,然而,与腐败活动的“行情”上涨幅度和“升级换代”速度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以贿赂案件为例,一是贿赂物品升级换代速度快。80年代以前用于送礼的主要是烟酒土特产品,高档电器和组合家具便属“重磅炮弹”;进入90年代,贿赂的实物开始向“奢侈品”转变和发展:贵重首饰、高级手表和洋酒等轻便而含金量高的礼品开始“领一代风骚”;接着,贿赂逐渐向现金和外汇存款方向转化,甚至价值千元的礼品也失去了魅力。二是贿赂金额上升幅度大。过去,贿赂上万元、几万元即为重大案件。如1983年初和1984年初,被判极刑的原广东海丰县委书记王仲和原广州卷烟二厂副厂长张英,其贪污受贿的金额分别为6.9万元和8万元。1986年以后,贪污受贿十几万至几十万元才能列为大案;进入90年代,百万元以上的大案才挂得上号,几千万、几亿元的案子已不鲜见。三是犯罪分子控制物巨大和犯罪金额增长惊人。1992年以后,被犯罪分子控制的已不是80年代的紧俏商品和生产资料,而是资金、土地、房地产。有价证券等生产要素;贪污侵占活动发生在资金拆借贷款、国土批租出让、证券交易和金融机构的会计结算等业务活动中,犯罪的贪婪和获利的巨大相结合,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数额极为惊人的特大案件,而且,那些社会蛀虫都是在很短时间内攫取到惊人财富的。如广西北海市土地局用地科原科长张国松,任职只有7个月,受贿300多万元,平均每天侵吞 1.4万元;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原副局长赵国利,“创收”的时间只有250天,只比张国松多40天,但犯罪金额却是他的6倍多,贪污公款2020万元,平均每天要侵吞8万多元; 海南省海口市工商银行东风办事处会计薛根和,从1992年开始贪污到被发现,也不到1年时间, 可贪污公款3344万元,平均每天侵吞近10万元。还有比这些超级贪污受贿更超级大案,以江苏省为例,从1993年至1995年底,其中亿元以上的便达8件,除了轰动全国的无锡新兴实业总公司邓斌等人的非法集资32.15亿元的特大投机倒把案件造成12.07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外, 还有交通银行苏州分行总经理蔡涵刚等人贪污受贿、玩忽职守、超规模发放假委托贷款案、违章拆借资金15亿元,逾期未还8.4亿元。 这些动辄上亿元的犯罪活动是80年代以前所不曾有的,它充分说明了腐败分子的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