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洲神话的破灭——从实体经济危机到全面危机 (1 )亚洲危机的根源:亚洲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竞争力下降,这一点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但在导致东南亚各国出口竞争力下降的具体因素上,仍然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使亚洲经济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面临制约和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令亚洲经济没能很快地适应新的世界市场的要求,摆脱束缚和压力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结果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爆发了全面危机。 供给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导致的更多低成本经营者进入东南亚的优势产业领域,其中包括南亚、非洲一批低收入国家以及前苏联、东欧在内的转型经济国家,这些国家劳动力价格异常低廉,使制成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对东南亚各国造成了很大威胁;需求方面,一方面由于欧洲经济萧条,工业化国家进口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电器、纺织品等传统产品基本上属于大众消费型的产品,其市场容量与人口增长率密切相关,需求弹性很小,加上低成本竞争者的涌入,很快形成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最后,国际分工格局的变迁导致亚洲出口竞争力的下降。七十年代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后形成的以制造业为世界市场的主导产业,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分工格局扁平化趋势,随着经济周期的延伸演变为新的垂直分布格局。美国在航空、航天、计算机软件尤其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以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领路人,并把日本、西欧远远甩在后面。从供给角度看,占据主流市场最大份额的是美国,它作为网络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垄断了整个世界市场,享有最高的垄断利润;其次是德国(包括西欧各国),主要生产技术含量高的资本品,由于其在基础金属工业和化学工业技术、质量方面的相对优势,在世界贸易中仍可享有比较利益;而以日本为代表的第三层次供给者,以生产消费制成品为特征,包括东南亚以及其它低成本国家的加入,竞争异常激烈,反之,从需求角度看,对高科技信息产品的需求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主流,占有最大的份额,具有很强的需求弹性;而资本品对各国的经济增长仍是必须的,因而需求量也在稳定增长,但没有前者那样迅速;至于消费制成品市场则已经接近饱和,需求弹性小,市场狭窄,供给国的贸易条件极不利。因此,世界分工格局的变迁显然不利于亚洲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就是说,亚洲找不到自己在世界分工格局中的适当地位,从而出口竞争力下降。 总之,亚洲危机的根源不在全球一体化和外部冲击,而在于自身实体经济的问题,即在世界经济长周期下没有及时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层次的劳动分工,结果使自己在原来的狭窄的产业布局中失去了竞争力,最终在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从实体经济危机发展到全面危机。 (2 )传导机制:亚洲经济危机的传导机制可以表示如下:实体经济不景气引起投资者的不利预期,导致原来为弥补经常项目逆差而流入的大量外资的外流,从而发生货币危机(97年4月泰铢贬值); 而为了引进外资,一方面实施固定汇率政策,开放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又因出口部门收益率低,又没有相应的产业政策指导,结果外资纷纷流入房地产、消费者信贷领域,导致大量泡沫产生,在货币危机发生后,金融部门的坏帐也暴露出来(用以抵押的房地产大幅缩水所致),因而又爆发了金融危机;由于缺少类似EMS的地区储备基金的援助, 单靠各国储备无力抵御投资投机资本的冲击,经济危机又使国内政治危机重重,最终形成了全面危机。也就是说,危机是从经济基本面产生,最终反映到社会各个层面,而不是如一些学者认为的仅仅是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冲击和金融衍生部门监管不力的结果。事实上,滞后的结构调整早就预示着危机的存在,金融一体化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亚洲经济危机的特殊性:与1929—1933年大危机、 七十年的滞胀乃至八十年代拉美债务危机不同的是,在这次亚洲危机中,金融冲击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实体经济出现危机时,在全球资本流动“台风”的袭击下,很快转化成为一场金融危机。1995年前全球资本大量涌入新兴市场多半反映了工业国家股市价格暴涨,促使它们将资金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成本较低、增长快速的亚洲企业,表现出非理性的投资倾向,忽视了新兴市场的贷款风险,使贷款远超过可承受的程度(格林斯潘),危机恰恰因此而迅速恶化并传染开来。总之,亚洲国家不能通过灵活的汇率、货币政策与结构调整来遏制出口竞争力下降,使得出口竞争力的下降不可避免的演变成了一场可怕的金融与经济危机。由于产业结构升级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投资投机资本便进入非贸易部门,制造大量投机泡沫,诱使本币升值,而经常帐户连续逆差为未来的贬值埋下了伏笔,到时机成熟时投机商便捅破泡沫,带领投机资本涌出,造成短期内无法弥补的资金真空。 二、拯救危机方案的选择与比较。 1、常规方案——增量调整的经济结构调整方案 (1)受灾国目标效用函数:从东南亚各国的具体情况着手, 要摆脱危机必须把恢复投资者信心、解决流动资金不足,保持经济健康增长作为首要的指导思想(基尔思丁),必须以实现结构调整为目标,其原则是通过维持存量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增量以抵补结构调整的转换成本,使经济不至萎缩和衰退过度,实现稳定基础上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