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5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全美经济协会上反复指出,美国要警惕“通货紧缩”。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界就通货紧缩问题也争论不休,因为它涉及到对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问题。 “通货紧缩”一时成为经济界议论的热点。 朱镕基总理1998年7月(7.27—31)在内蒙、 山西考察工作时说:“针对当前通货紧缩的形势,中央决定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筹集更多的资金,进一步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的力度,这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措施。” 财政部长项怀诚7月20 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这意味着国务院领导对“通货紧缩”也有了明确的说法。承认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着通货紧缩的现象,进而采取积极的措施去解决它,反映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对待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态度。 什么是“通货紧缩”?它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现阶段我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尤其是财政政策有什么动作?下面作一简要分析。 一、通货紧缩的内涵特点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两种相反的货币现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有些像气象学中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前者的主要特征是“热”,后者的主要特征是“冷”。气象中的两种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危害,而经济生活的两种现象由对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通货紧缩常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全社会的货币流量减少,流速减缓。 2.投资机会减少,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 3.储蓄倾向大于投资倾向,储蓄相对过剩;与此同时,延期消费倾向大于即期消费倾向,即期消费需求不足。 4.物价零增长或物价负增长。 5.企业投资欲望减弱,银行货款对象减少;与此同时,由于不良债务太多,银行“惜货”现象突出。 由此看来,我国也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某些迹象。但不是全面“紧缩”,也不是本质意义上“紧缩”。因为我国经济仍然保持高增长,并没有衰退;货币流量也没有减少,M[,2](广义货币)和M[,1](狭义货币)1997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7.3%和16.5%,1998年8 月底则分别增长15.01%和10.93%。然而,通货紧缩的某些现象又确实很突出,如大家常说的“投资无热点、消费无热点、出口乏力”;又如我国零售物价指数自1997年10月以来,已持续下跌一年,消费物价指数也从今年2 月始持续下跌,皆已出现负增长。这些必须引起警惕。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 现在有几种说法值得研究: 1.有人说,通货紧缩是前几年宏观调控的结果,由此对“软着落”也提出异议。笔者认为,通货紧缩的根子还是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当然,还有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受到影响,国内市场压力就更大。生产相对过剩是怎么来的?是低水平重复带来的。如国内电视机生产能力已达6600万台/年,其中彩电生产能力已超过4000万台/年,而国内的销量一年不过1500—1800万台;空调生产能力超过2000万台/年,而一年的销量不过700—800万台。如此等等。生产相对过剩,结构性的矛盾,造成了现在投资、消费无热点。因此,若没有宏观调控,通货紧缩的局面可能更严重。 2.有人说,通货紧缩是近几年货币净投放太少造成的,这也不符合实际。货币净投数,1993年1500亿元,1994年1400亿元,1995年600 亿元,1997年1000亿元左右。投了不少,主要是沉淀了下来。一是储蓄率居高不下,二是房地产、原材料、工商企业商品积压。你投再多,也要沉淀。 3.有人说,通货紧缩是泡沫经济的破灭,是“赌博经济”的失败。这也片面。应当说,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健康的,成绩是主要的。经济中有“泡沫”,并没有到泡沫经济的地步;有投机,有在期货、证券市场中“赌”的,但从市场发展来看,没有一点投机和“赌”,就不会有市场。我国期货仍处起步阶段,证券是“袖珍”市场。 1997年我国证券流通市值占GDP比重不到10%。 再看一些国家的证券流通市值占该国GDP的比重: 美国 244%; 日本 178%; 德国 133%; 印度 93%; 泰国 114%; 巴西 67%。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空间很大,中国现阶段需要发展证券市场。十五大指出,要着力发展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证券市场就是资本市场。上海GDP增长中有2—3百分点靠证券拉动; 直接融资的扩大也依赖证券市场的繁荣。 三、通货紧缩的应对措施 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通货紧缩现象,应对措施的着力点应是:尽快使投资、消费、出口升温。就投资而言,由于生产性投资的空间变小,重点应逐步转向农村;就出口而言,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也应进行及时调整。 解决通货紧缩出现的问题,要在两个层面上,发挥两个积极作用。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必须“双管齐下”,转动金融、财政两个轮子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片面强调某一种政策的作用,都对经济发展不利。有人说,前时期国家采取的货币政策不灵了,所以采取财政政策。事实上,国家一直在同时使用这两种宏观调控手段,只是这种调控有一个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