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增发可转换国债,定向投资于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建设,对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积极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从旅游业发挥的经济作用和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资金严重短缺的现状看,应将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此次可转换国债的范畴。 一、旅游业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旅游总收入由1978年的368万元上升到1997年的3112亿元,占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16%,其中国际旅游收入年增长率高达22.5%。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与一些旅游经济发达国家(如意大利1996年旅游业总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12.6%,来自旅游业的税收收入达382.4亿美元)相比,我国旅游业产出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作用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市、区将旅游发展放到了重要位置,明确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导产业来发展。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增长点的战略决策,确立了发展我国旅游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我国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大大增加,旅游综合经济作用明显增强。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11938家旅游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527.75亿元,其中旅游涉外宾馆5201家,旅行社4986家,旅游车船公司、商贸公司等旅游企业1751家。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推动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多年来,在国家财力有限情况下,通过基本建设投资,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旅游发展资金的安排,支持了度假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一大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采取“国家、集体、地方、部门和个人一起上”的方针,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外资200多亿美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据汇编的1997年底外商投资1020家旅游企业统计,已有资产总额890.8亿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521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212亿元人民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与旅游业相关的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良好的外部环境。最近有关部门经过反复论证,在全国435个旅游项目中推出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第一批优先项目43个,包括河北承德围场塞罕坝滑雪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吉林本溪水洞翠屏山游览区、上海龙华旅游城、福建武夷山度假区等等,这些项目若能加快配套建设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旅游产品的结构,使旅游资源进入规范化、集约化发展阶段,加快我国实现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经济强国的发展进程。同时,旅游项目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也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今后几年的经济发展。 2、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消费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低迷时期,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最终要靠扩大消费,方能拉动经济增长。朱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1999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电子信息、住房、旅游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旅游业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和转折,同时也充分说明,旅游业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一要看潜力,要点是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前景;二是要看优势,要点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资源优势;三要看基础,要点是已形成的产业规模。从以上三个方面看,目前我国的旅游业条件已比较成熟,这就使新经济增长点战略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是启动经济、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必要手段。旅游消费是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自然产生的需求。据世界旅游组织有关资料表明,旅游是人们仅次于食品和住房的第三消费项目。目前我国人民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已达到75.61%,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多。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每一内容都吸引着人们进行消费。因此,加快完善我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国内旅游,可以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更快、更多地吸引国内游客特别是农村的旅游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消费,扩大了内需。以1997年为例,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数达6.44亿人次,而农民占3.896亿人次,为总人次的60.5%,充分说明了旅游需求在我国各部分人群中的社会广泛性。 发展旅游业可以大大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也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镇,再加上新生劳动力的迅速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裁减冗员,安排就业就成为社会的重大负担。而发展旅游业则更有利于解决劳动就业问题。1997年全国仅国际旅游业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就达816万人。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全世界每9个从业者中就有1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工作。而中国科学国情研究第二号报告称,预计到2000年我国仅旅游业一项一年就可以吸纳2000万个劳动力。据北京市统计1997年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50.2万人,占该市第三产业和全市劳动就业人数的14%和8%。同时,旅游扶贫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据对贵州等省区旅游扶贫工作调研分析,发展旅游业,是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扶贫战略,扩大了就业门路,确保了城乡居民收入正常增长,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有效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对于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