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性课题,在当前我国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结构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尤为突出。 一、结构调整的主要课题 在产品的短缺现象基本消除,产业的瓶颈制约大大缓解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诸多发展变化,赋予了结构调整新的内涵。结构调整,不仅是供给结构的调整,更主要的是需求结构的调整;不仅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城乡结构等社会结构的调整;不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更需要的是对产品结构的调整。 1.需求结构的调整 当前的需求不足固然与亚洲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的突变有关,但也不可忽视内因的作用。较长时间以来,国内需求结构中,消费过少,储蓄过多,经济增长过多地倚重投资带动,从而生产能力的增长快于最终消费的增长,是造成目前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储蓄率一直很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当年增加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比重,“六五”平均是33.6%,“七五”是60.5%,1991年到1997年平均为72.1%,最近3年,分别高达75.2%、88%和126.5%。这组数据的背后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这里只想说明一点,即当年新增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大的一部分作为个人收入的结余以居民储蓄存款的形式存进了银行,边际储蓄率相当高,而且,储蓄倾向越来越强,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趋势。 世界银行公布的1995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分布,私人消费所占的比例中国是40%,是所有低收入国家中除安哥拉以外最低的,是所有130多个国家中最低的5个国家之一。日本是公认的内需严重不足的国家,其中主要指的也是私人消费的不足。尽管如此,日本1956年到1993年期间,私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仍平均达到58%,其中,1973年以前的发展中阶段平均为62%,1973年以后的发达阶段平均为54%。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充其量也就是日本70年代以前的水平,但我国的边际消费率却低得多,1979年以来的19年,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平均为50%,甚至比日本进入发达阶段以后还低4个百分点。 消费少,储蓄多,储蓄必须有出路。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储蓄恒等于投资,或者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或者表现为库存增加。因此,储蓄多,也就意味着投资多。在我国国内总支出的结构变动中,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表现为截然相反的两个趋向。1979年,最终消费的贡献份额为81.2%,1997年降到了60.7%,虽然在这一期间内有一些波动,但总趋势是下降的,直线斜率为负,平均每年减少1.15个百分点(日本1956年到1993年平均每年减少0.38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1979年为20.6%,之后在幅度较大的波动中逐步攀升,最高达到1993年的62.1%。1997年由于抑制投资、库存减少以及净出口的超常规增加,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跌至23.4%。但从20年的长过程来看,总趋势是上升的,直线斜率为正,平均每年增加0.73个百分点。 上述需求结构演变的必然逻辑是:(1)国民生产总值中,储蓄较多、消费较少,储蓄如数转化为投资,并成为对当前和未来生产的支持,生产能力增加。(2)在第二年以及之后的若干年,伴随收入增加的是边际储蓄率的进一步提高,边际消费率的进一步降低,总消费比重不适当地过快缩小,总投资进一步增大,生产能力大幅度扩大,与最终消费的容量和增长相比,生产能力显得过大和增长过快,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投资的增长,其边际作用越来越大。(3)在这种情况下,若压缩投资,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要下滑,剩余的生产能力增加,效益下降,就业紧张。为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剩余的生产能力,一是通过银行短期贷款,表现为库存的非正常增加,1981年、1985年和1989年是这种情况的典型年份,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高达16%、24.7%和50.2%;二是挤进国际市场,弥补需求缺口,表现为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正常地增加,1982年、1987年、1990年和1997年是这种情况的典型,净出口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13.6%、16.1%、37.5%和16.9%。在银行约束机制开始建立,风险意识增强,国际市场突变难以挤进去的情况下,要保持短期的经济增长,最有效的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但要保证长期的、健康的和低成本的增长,根本的还是调整需求结构,刺激最终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个人的消费需求。 2.城乡结构的调整 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互相关联的,经济发展对促进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社会进步的快慢及结构的合理与否,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目前社会发展中城乡结构的不合理——“城市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对需求结构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最终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下降并不主要是城镇居民造成的,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20年来基本持平。导致最终消费份额下降的,主要是农村居民消费份额的相对下降。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整个80年代基本在35%上下波动,90年代以后,降到了20%多。如果把整个居民消费作为100,农村居民消费从1979年68%降到1997年的47%,城市居民则从32%提高到5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乡分布的变化,也表明了这样一种趋势,乡村所占比重,1978年是52%,1984年达到最高的59%,之后就直线下滑,1997年已降到43.4%。如果说,最终消费需求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那么,增加农民需求则是保证最终消费需求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