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认识结构转换的重要意义 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和深化,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以及内需不足矛盾在某些方面的加剧,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局面和严峻挑战。199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了增加投入,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外市场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重大决策;下半年又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决定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增长率在7%以上,在全球范围内居于前列,与处于严重滑坡的周边国家形成鲜明比照。与此同时,多项重要改革推开并取得进展。我们经受住了多方面的考验,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凸现了我国在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累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新经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有些是过去累积下来的,有些是新出现的。如何进一步扩大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国际经验和理论分析表明,结构转换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结构转换时期。在城市,居民家庭开始进入新的消费结构升级时期,一般地说,衣、食和部分用的需要已基本满足,正在向满足住、行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向过渡。从消费额上说,一次性购买正在由数千、上万元向数万元以上过渡,其主导内容是住宅、通讯及新型家电、轿车、社区服务、教育等。如果消费结构升级较为顺利,与此直接和间接关联的建筑、建材、电子、机械、石化、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等,都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反之,如果继续维持原有的消费结构,必然使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局限在原有的框架内。近年来所说的短缺经济基本结束、较普遍的生产过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消费结构升级困难,主要是受到现有的住房、社会保障、金融等方面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制约。这一点与西方发达国家生产过剩主要受当时“技术性约束”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所以,对目前的内需不足问题,仅靠宏观政策刺激是不够的,也不是简单地“鼓励消费”的问题,必须通过相关改革的深化和政治调整,在消费结构升级并带动产业结构转换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解决。 从供给角度看,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多年来条块分割的投资体制所推动的过度重复建设,加剧了企业组织、市场结构的不合理和一些行业的过度竞争,加大了企业亏损;在金融风险依然较大的情况下,现有的金融体系难以为多种类型的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特别是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缺少规范、稳定的融资渠道;国有企业的解困任务依然很重,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很大,国有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战略性改组进展不快;城市经济的增长减慢直接制约了农村非农化、城市化的进度,导致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反过来又制约了市场需求的增长;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增长以后,经济规模较过去大得多了,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今年洪灾中就暴露了这方面的问题。 总体上说,我国经济已经到了必须通过一系列结构转换才能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当前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如需求不足、过度竞争、企业亏损、失业增加等,都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应由此出发来考虑。 二、扩大内需要把着力点放到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上来 1999年对经济回升和实现“九五”计划目标都是关键一年,国内外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较为有利的一面,也有不确定和不利的因素。 从国内看,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特别是发行财政债券、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将会在1999年上半年明显见效。1998年后几个月经济逐步回升,为1999年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对1999年面临的困难也应有足够估计。近期增长加速主要是受到财政投资和灾后重建等短期因素的拉动,对经济具有持续带动力的直接生产性部门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投资热点,相应地,投资增长主要靠国有单位投资支持,非国有部门投资仍然处在低迷状态。1999年就业压力尚难有大的缓解,一些地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存在缺口。金融风险隐患依然严重,有些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还在继续增加,有的地方出现金融恐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1999年改革力度需要加大,但某些深层次的、触及重要利益关系的改革难度也相应增加。这些因素都将影响1999年经济回升的幅度和稳定性。 1999年的国际经济形势变数较多。亚洲金融危机还在持续,但最困难的时期可能正在过去。东南亚国家经济有望逐步走出谷底。日本经济摆脱低迷仍困难重重。美国经济增长出现波动,能否保持强势还有待观察。俄罗斯经济仍将处在不稳定之中。欧元启动后将改变国际货币、金融格局,但其作用发挥还有一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亚洲金融危机走出低谷,国际经济形势总体好转,对我国的影响也将具有两重性。如果东南亚国家的结构调整较为成功,加上其货币贬值后的价格优势,将增加其对我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而美日等我国主要出口市场需求若不能明显回升甚至有所下降,我国外贸出口受到的压力将会更大。 从目前情况看,1999年外资和外汇可大体保持稳定,外贸的困难可能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其缺口须由内需来弥补,这将进一步加大扩大内需的紧迫性。1998年后几个月开始的经济回升势头可望延伸至1999年一段时间,但由于主要依赖财政资金投向基础设施来带动,资金供给的持续性和项目的带动力均有一定局限,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较为理想的情况是,当财政投资的带动力减弱后,一批直接生产性部门的新增长点能接上来,使回升的势头得以保持并具有稳定性。从目前的情况看,出现这种情景的把握不大,原因在于制约新增长点形成的体制和政策问题并未有效解决,究竟有哪些新增长点能对经济起到强的推动作用还看不清楚。可能性较大且较为有利的一种前景是,承接目前的回升势头,至少在1999年上半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加上继续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导向,1999年全年仍可保持与1998年相近,但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上,在把握我国经济现阶段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并实施立足于中长期发展、近期又可着手的体制和结构调整方案,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在几个大的体制和政策问题上有所突破,使若干个新的增长点能较快形成并积极发挥作用。